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聖誕節幾乎成為全世界共同歡慶的節日,全球各地即使不是基督徒都會有不同形式慶祝聖誕,透過聚會一起感受節日所帶來的歡樂氣氛,而教會透過崇拜紀念耶穌降生也讓信徒重溫耶穌降生與我們的關係。
每年聖誕節我最喜愛唱傳統聖誕詩歌,讓我可以重溫二千多年前,耶穌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南部,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城伯利恆誕生,這位拯救世人的君王,竟是如此卑微地降生。其中一首詩歌《小伯利恆歌》(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第一段歌詞開始提到:「美哉小城,小伯利恆!你是何等清靜!無夢無驚,深深睡着,群星悄然進行;在你漆黑的街衢,永遠的光昭啟,萬世希望,眾生憂驚,今宵集中於你。」耶穌降生,就在暗夜星光下,成為眾人的焦點,改變世界及為世人帶來新希望和救恩禮物。
同樣,約翰稱呼耶穌爲「道」(約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一兒子的榮光。」因爲約翰意識到耶穌所說的話就是上帝的真理,上帝藉着耶穌的生命對我們說話,不只是耶穌口裏講出來的話,而是耶穌整個生命在地上所作的事、教導、醫治、死亡以及復活,都讓世人經驗及見證這段耶穌在地上以行動彰顯主愛的時間,為上帝向世界啓示對世人的真理。
耶穌成爲人且住在我們中間,不但成為我們的救主,更是創造世界及為我們預備一切的救主。聖誕期間,鼓勵大家透過頌唱聖誕詩歌,重溫你與耶穌的關係,也可邀請其他人一同加入頌唱,成為天使天軍讓更多人聽到耶穌降生的故事。你願意為耶穌作出一些改變,作為你對耶穌卑微降生到世上的回應行動?
信主後的好長一段時間,12月都是我在教會忙碌籌備聖誕活動的月份。可以說全部活動的內容都集中在宣揚耶穌道成肉身來救世人的那一份何等長闊高深和無與倫比的愛,而佈道會就是重頭戲邀請人來參加,讓他們有機會聽福音和相信耶穌。
隨着對福音書的多一些查考,6年前開始多一些留意馬利亞在耶穌生命中的參與,每每讀到她對耶穌的愛的經文,都讓我動容。當2020年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宣佈該年12月8日至次年12月8日為特別的「大聖若瑟年」 後,我又開始多一些留意這位在福音書中着墨甚少甚至容易被人忽略的耶穌在地上的父親 ,深深發現他對人和上帝的愛一點也不比馬利亞來的少。
今主日的福音經課提到當約瑟知曉未婚妻馬利亞懷孕後,不單沒有指責馬利亞,還打算只是暗地裏跟她解除婚約,不想公開此事來讓她難堪。他這麼不乾脆直接了當的做法容易落人口舌,讓自己也陷入人家的流言蜚語當中。在這裏,我看到了他對馬利亞的愛,也因着這一份愛而去承擔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接着上帝在夢中透過天使來讓他知道童女馬利亞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而且將來她所生的這一位被稱為以馬內利的耶穌,要把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也因此,他夢醒後不顧身邊人的眼光,單單順從上帝的吩咐迎娶了馬利亞。在這裏,我看到了他對上帝以及對世人的愛。
將臨期第四主日,當我們點燃將臨期花環第四根蠟燭——愛之燭時,除了思想耶穌對我們的愛,也讓我們從福音經課中約瑟的角度來思考愛:我們愛身邊的親人好友嗎?我們愛那些被罪惡捆綁的人嗎?我們愛上帝嗎?我們如何在今年聖誕到來之際去表達對他們的愛呢?
願上帝對我們的愛激勵我們可以大膽、有創意、有具體行動和有溫度地去愛!阿們!
你曾否試過懷疑自己過去一直堅信的事情呢?又或者,現在的你是否正處身於這種懷疑之中呢?
施洗約翰過去一直是耶穌的先鋒,說話帶有能力,在曠野為將要來到的彌賽亞作見證及宣講叫人悔改的信息(太3:1-12),他一生的意義就在引導人走向耶穌;可是,此刻身處監獄的施洗約翰正在人生的困局中,他認為耶穌所行的事蹟與自己對彌賽亞的期望有所落差,不禁對耶穌的身分產生了懷疑,也對自己過去一直投身所作的起了疑惑:過去講的,是否錯了?過去信的,是否錯了?過去等待的,是否錯了?
在施洗約翰的心目中,耶穌是大有能力的一位,並會以權柄施行公義的審判(太3:10-12),但為何當自己因為公義發聲而被權勢恐嚇及收監時(施洗約翰因批評希律安提帕佔有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而被捕,後來更惹來殺身之禍(太14:3-12),耶穌卻未有為自己主持正義呢?「耶穌,你真是救主嗎?若是,為何我仍在困苦之中?為何你還未解除我的家庭/香港/世界各地的困厄呢?」或許我們的心裏正在與施洗約翰發出同樣的疑惑。
耶穌沒有直接回答施洗約翰的疑問,卻引導他重新去看自己的出現所帶來的不同:就是盲人看見,瘸子行走,痲瘋病人得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太11:5),而這也是先知所記載彌賽亞將要行的事蹟(賽35:5-6),讓施洗約翰看見耶穌如何使人經驗到不一樣的新生命,並以此堅固他在困惑中的信心。
今天,我們同樣在種種困惑中發出對生命和信仰的疑問,但我們有否看見上帝在不同群體中所帶來的更新與改變?昔日的施洗約翰只能在困惑中聽見和看見耶穌帶來的好消息,但感恩今天上帝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參與在其中,與上帝同將好消息分享給不同的人,見證生命的豐富意義和可能性。求聖靈在我們經歷困惑時堅固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在這世代懷着喜樂的心等待上帝的來臨,繼續忠心為上帝作見證,活出上帝的福音。
聖經主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四日,當年國內稱為「聖經禮拜」。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之後,國內展開全面抗戰,沿海各省變成戰場,立時烽煙四起,哀鴻遍野。在一片混亂動盪的環境中,人們對於聖經的需求十分殷切,設於上海的中華聖書會(即香港聖經公會前身)派發的單張被爭相搶奪,人們渴求從上帝的話語中得安慰、得導引。中華聖書會藉此鼓勵國內各地方教會舉辦「聖經禮拜」,不但傳講上帝的話語,更讓人從上帝的話語中得着激勵和盼望。自此各教會宗派每年都訂立一個主日為「聖經主日」。
今天已經是互聯網的世代,而互聯網是一個非常犀利的通訊工具,包含有各式各樣的通訊方式。我青少年時很容易就記得不少重要的和經常性要用的電話號碼,今天大部分人都不會去記住電話號碼,只需要在手機裏「搜尋」一下就知道。這個世代的人愈來愈依靠手機,更多依賴互聯網。
六十、七十年代大多數信徒仍然會
曾拜讀法蘭茲.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書,當中描述擔任推銷員的格里高爾,在某個清晨,他從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大的甲蟲。這件突如其來又荒誕離奇的事情,令他難以接受之餘,看到父母和妹妹目睹他變形的傷心欲絕更覺難堪。在迷惘之中,他憶述起自己過去的生活,無論怎樣地付出努力,也未能獲得別人的欣賞;最後,儘管他如何盼望家人可以接受自己,但卻帶着失望、鬱鬱不歡地離去。此情此景,讓我聯想起當下香港人所面對的處境,我們何嘗不是一覺醒來,發現許多事情都已經不知不覺地活在變形中,無論是制度、價值觀、教育等。甚至,以往熟悉的生活,已變得感覺陌生。相信不少弟兄姊妹也面對與自己很要好的人移民遠去,剩下自己這群「留下來的人」時,我們應如何在這「變形」的世代中,堅定地依靠「不變」的耶穌基督?今週是基督將臨期的第一主日,我們如何從三代經課中,尋找在變幻中的盼望?
在以賽亞書二章一至五節提到,先知以賽亞看到,儘管我們活在如葉子枯乾,無水園子的末後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萬國都要流歸於這山時,先知提醒我們,要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因為主是我們的存在根源。
而馬太福音廿四章卅六至四十四節提到,當人子再臨的時候,是沒有人知道的,就如昔日挪亞時代,洪水來臨,都是沒有人知道。因此,我們要不斷警醒,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基督就會來到。
最後,羅馬書十三章十至十四節提到,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要從睡夢中醒來,並且行事為人要端正,並帶上光明的兵器。無論面對任何試探,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抵擋各種的私慾。
總括來說,無論我們處於任何日子,疫情依舊,戰雲密布,人心惶惶時,但變幻卻並非永恆,因此,我們要常常警醒,每天披戴主耶穌基督,藉着不同的恩典渠道,讓耶穌基督成為我們在變幻中的盼望。
卅二年前,我被調派到英國威爾斯牧會五年,到步後第一個月要認識當地的文化和教會的運作。有教友在秋收時帶我們去觀看「感恩節月亮」,從一間破舊的教堂遺蹟仰望明月,圓滿的金黃色月亮使人不期然地頌讚上帝創造的奇妙,感謝豐盛的恩典。隨後教友又帶我們到聖戴維斯座堂(St Davids Cathedral)——威爾斯唯一的座堂,建於主後六世紀——我們在那裏參加崇拜,主任牧師為馬鈴薯的收成獻上感恩的禱告!
今天我們在城市生活,處於人工智能的時代,不再單靠季節氣候的轉變和大地的出產,但感恩之心仍是與生俱來的情緒表達。聖壇上所陳設的,可能變成罐頭、乾糧,仍代表着我們感謝上帝賜給我們「生命之糧」,感謝農夫和食物製作人勞動的成果。
自古詩人已說:「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耶和華有憐憫,有恩惠,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一百零三:1, 8)
過去數年,生活實在艱苦,社會和環境急速轉變,不少家庭分隔異地,年輕人對將來不感樂觀。前英國猶太教首席拉比Jonathan Sacks引述一篇報道,說一九九五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是「憂慮的一代」,是「惶恐與驚慌的一代」,是「物質上最放心,但在心靈上卻是最脆弱的一代」。
今年的感恩節,讓我們向前望,省察我們多年來作為一個信徒,上帝所賜的除了是有形可見的一切所需外,還有甚麼是要從內心領會的賜予?我們或許忘記了那些無形和內在,但卻是處於困境和危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現今可能有人感烏雲密佈,心境抑鬱,但詩人卻說:「雖有黑暗,仍像早晨。」(伯十一:17)「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照耀,他有恩惠,有憐憫,有公義。」(詩一一二:4)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又感謝父……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遷移到他愛子的國度裏。」(西一:12-13)
感激之心(gratitude)比感恩之心更深遠。今主日正確來說是基督君王主日。上帝是主,是生命氣息、健康力量一切之源頭,凡認識他和信靠他的,無論現況和前景如何困擾,他都體會人間的苦難;他更賜人有力量和勇氣,去面對那不可知的將來!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教會中體會到上帝的臨在,使他更有盼望和尊嚴,在他的著作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中,他說:「上帝能在絕境中開道路。」(God can make a way out of no way.)
筆者執筆之時,正值港府把入境檢疫安排放寬至「0+3」,加上日本恢復免簽證入境及自由行等政策,旅行社及航空公司廣告隨即如雨後春筍,很多人已急不及待訂購機票,更趁着日圓匯率低位「入貨」,忙着安排行程,執拾行李,蓄勢待發。懷着「未出發,先興奮」期待旅程的心情,是很多已經歷數年無法外遊港人的寫照。
以賽亞書六十五章提到上帝造了新天新地,他所預備的都是美好的,我們又有沒有懷着「未出發,先興奮」的心情期待上帝所預備的新天新地呢?假如有的話,我們該如何過今天的生活,以作最好的準備呢?使徒保羅勸勉信徒在等候主再來的期間所應該做的,就是要努力作工,行善不可喪志。
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六至十三節提到當時在帖撒羅尼迦教會中有些好吃閒飯卻不肯作工的人,雖然教會提倡愛心,彼此相顧,但在教會仍在受逼害的情形下,這些人懶散的舉動不單對教會沒有幫助,更增加了教會的負擔。因此使徒保羅勸戒這樣的人要安靜作工,吃自己的飯(12節),若不工作,就不可吃飯(10節)。保羅以自己為例,他雖然成立帖撒羅尼迦教會,有權要求教會供養他,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自己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因着這個榜樣,他希望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可以效法。
另一方面,保羅勉勵那些按教導生活的信徒,不要因為事情沒有照着自己的期望發生而灰心喪志。要憑着愛心,不管境況如何,盡自己所能按上帝的旨意而行善,更加勤勞,活出信仰的美善,堅持為主作見證。
事實上,今天的教會與使徒時代的教會一樣,面對着各種各樣的難處,對內面對移民潮和退休潮,導致嚴重的人才流失和財政壓力;對外面對思想和言論空間的不斷被收窄,令不少教會走上自我審查的道路。在這些嚴峻的考驗當中,我們着實需要檢視自己的信仰和教會生活,以更新和鞏固教會的工作和弟兄姊妹的關係。我們是否懶散?是否要好處,但卻不要付代價?是否意見很多,但都不做事?
我們願意在等候主再來,將要進入新天新地時,擁抱這份盼望,懷着「未出發,先興奮」的心情,敬虔地過我們在世寄居的日子,努力地為主作工,盡力行善嗎?
今主日舊約經課哈該書二章的背景是聖殿重建工程展開之後十六年,百姓因着困難而停工,耶和華興起先知哈該勉勵百姓。
聖殿,對以色列人來說,是整個民族的信仰核心,代表上帝的同在。公元前586年聖殿被毀,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對百姓來說不只是國破家亡那麼簡單,而是整個信仰都受到動搖,百姓覺得上帝離棄他們。後來波斯王朝興起傾覆巴比倫,讓百姓返回耶路撒冷,還要支持給他們重建聖殿。公元前536年,聖殿重建工程展開,不過開始了不久,因着一些原因而停了下來,一停就停了十多年。於是耶和華就興起先知哈該勉勵百姓重建聖殿,重申上帝並沒有離開他們。耶和華吩咐先知哈該向當時的地方官員猶大省長所羅巴伯、宗教領袖大祭司約書亞,以及所有百姓說話,每一個對象都勉勵「你當剛強」(該2:4)。為甚麼呢?有甚麼令他們懼怕?原來重建聖殿一開始是先重建祭壇,然後建聖殿,最後建城牆。他們剛剛重建好祭壇,恢復敬拜生活,之後就開始建立聖殿的根基,這一班信仰再起步的群體,想下一步建殿之時,卻遭到阻撓。當時有人假意提出要一起幫手重建聖殿(拉4:1-5),其實目的是監視他們的動靜,防止耶路撒冷過度強盛,恐怕他們會作反,可以想像到百姓心裏會有懷疑,會有懼怕──究竟耶和華是不是與我們同在呢?是的話為何會有阻滯?
百姓的處境何嘗不是我們的寫照?這幾年因着疫情教會聚會受到限制,甚至有些時間連現場崇拜都要暫停,現在教會現場聚會恢復了好一段日子,下一步要重建「聖殿」了。當然我們不是重建建築物,而是重建我們這個信仰群體,但我們感到困難重重,社會氣氛的變化、經濟下滑、移民潮等等,弟兄姊妹可能已經離開教會、離開香港,同工和事奉人員短缺、奉獻減少……我們可能會問:我們真的可以再次起來嗎?上帝你在哪兒?
面對種種困難,耶和華勉勵百姓要剛強,強調他與百姓同在,他的靈是住在他們中間(該2:5),這是是照着以色列人出埃及時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話。哈該在這裏提醒百姓要記得耶和華的話,耶和華沒有離開過他們,就算他們認為聖殿被毀就代表耶和華不與他們同在,其實耶和華仍在他們中間。哈該叫百姓當剛強做工(該2:4),「做工」這個詞是帶有命令的意味,百姓要經歷耶和華的真實、經驗他的同在?就是要踏出信心的一步,就算在困難中仍然建殿。可以見到重建聖殿是經歷上帝應許和同在的歷程。
願昔日耶和華藉哈該說的話成為我們的勉勵,縱然有許多的問題、困難,謹記上帝與我們同在,只管遵從吩咐剛強做工,我們必會看見上帝的榮耀!
「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這句說話改變了撒該的一生,因着主耶穌進入他的心內,他的生命得着盼望和拯救。然而,馬太福音19章23至24節記載,耶穌曾經表明財主要進天國是何等的困難。稅吏撒該作為一個財主,他為了認識耶穌,他就突破了以下三重阻隔,最後才能回到耶穌身邊。
1. 先天的阻隔——經文指出當時跟着耶穌的人很多,而撒該身材矮小,他走在人群中的話,根本不可能看見耶穌,耶穌也不可能看見他。他為了能一睹傳聞中能醫病趕鬼,四處助人的耶穌。他跑到前頭,爬到桑樹上。撒該突破身體高度的限制,在人群的上方觀看,更讓耶穌看見了他。
2. 階層的阻隔——稅吏是當時的地方官,時常藉收稅為由貪污斂財。他們在猶太人眼中是罪人,是當時敬虔的猶太人所藐視的一個社會階層,沒有人重視或願意接近他們。撒該冒着被群眾唾罵的可能,他穿過人群,走到猶太人的前頭,為的是要親眼看看願意親近罪人的耶穌。他不再重視其他人對他的歧視目光,他重視的只有耶穌的目光。
3. 世俗的阻隔——撒該不單是一個稅吏,他更是一個財主。在他過去的日子中,錢財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為了得到財富,他不惜得罪身邊所有的人,背上罪人的名分。當耶穌表示接納他,定意要進入他的生命,他頓時發現耶穌才是他心中渴望得到的依靠。他尋回自己喜樂的人生,這喜樂並不是財富能夠帶給他的。
遇見耶穌使撒該的生命完全改變,他即時回應了上帝對他的召命,用盡他所擁有的一切去祝福身邊的人。他傾囊而出把一半的錢財分給窮人,他更願意承認自己過去所犯的罪,把錢財四倍償還給過去曾被他勒索欺壓的人。今天我們就像撒該被主耶穌基督的名所吸引,在回歸耶穌身邊的路途上突破重重阻礙,最終得着基督的救恩,生命從罪中得到釋放。上帝同樣呼召我們,要我們以生命去回應他的召命。盼望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11至12節的禱告,都成為今天我們一起的禱告:「願我們的上帝看你們與他的呼召相配,又用大能成就你們一切良善的美意和因信心所做的工作,使我們主耶穌的名,照着我們的上帝和主耶穌基督的恩,在你們身上得榮耀,你們也在他身上得榮耀,阿們。」
當我在神學院修讀聖樂時,看到很多禮儀改革運動時期的書籍,在當中的學者們常引用一個中世紀的拉丁詞語:“lex orandi, lex credendi” 英文 “the law of praying [is] the law of believing”〔禱告的律(就是)信仰的律〕。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怎樣向上帝禱告反映着我們對上帝的信心。當我們為着國家、執政掌權者禱告的時候,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掌管萬國政權,君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當我們為失喪的、疾病的肢體禱告,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有恩典、有憐憫;失喪的,他必尋找;被逐的,他必領回;受傷的,他必纏裹;有病的,他必醫治。
那麼,未信主的人如何認識看不見的上帝呢?他們是看教會如何祈禱,看教會如何敬拜!
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有進一步的演譯:“Whosoever sings hymn, prays twice.”。唱頌和禱告是不能分割,聖詩是我們群體共同唱頌的信仰。我們是用嘴唇把我們的信仰經驗描繪出來。因此,我們的敬拜活潑與否,連繫於我們的信仰生命,而其中的精髓則來自我們整個群體如何與基督結連。
今天經課路加福音18:9-14告訴我們,兩個人上聖殿去禱告,一個是稅吏,羞恥得不敢近前來,只好遠遠地站着,捶着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相對另一位信仰領袖法利賽人,自言自語地禱告說自己如何嚴守律法、禁食、奉獻。在耶穌眼中,稅吏的倒算為義,而法利賽人的禱告在耶穌是不值一提,因為上帝看人不是看外在是否得體,而是看人的內心願否真誠面對上帝。
今天的經課約珥書2:23「錫安的民哪,你們要歡喜,要因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快樂;」因為耶和華已經饒恕他的百姓,不再記念他們所犯的一切罪孽,並且應許恩典會再次臨到,「賞賜你們合宜的秋雨,為你們降下甘霖,秋雨和春雨,和先前一樣。禾場充滿五穀,池中漫溢新酒和新的油。我差遣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那些年間所吃的,我要補還給你們……」。
不但如此,耶和華繼續說:「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肉之軀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人要做異夢,你們的少年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婢女。……那時,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
上帝樂意施恩與他的子民,同時,要求我們以真摯而誠懇的信心來盛載,用信心來投靠他,這信心不但要在基督群體中晝夜發出讚美,更要在這混亂的世代中醫治疾病的、安慰受傷的,引領失喪的轉向上帝。
疫情已超過兩年,我們整體社會,學懂不少保障自己健康的新知識,除了加強注意個人衛生,隨身攜帶口罩消毒藥液,健康食品一應俱全。加上各種防疫措施,有限制的社交距離人數,規範表列處所,每日通報有關樓宇住戶,接受檢測避免病毒擴散,凡此種種措施,目的都是遏止疫情數字持續上升,為要保障市民大眾身體健康。但經過兩年多時間,我們是否比疫情之前,大眾社會變得更加健康?於我而言,疫情已發展至第五波,普遍市民大眾亦對疫情抱持一個觀望態度,相對起初階段所帶來的惶恐,不知所措得到改善,曾經經歷「病患」的城市,就「後遺症」需要作出正視。
葛雷哥里・詹茲博士、濟斯・沃爾合著的《健康與痊癒的五關鍵》提出五個方法,好幫助我們在疫後邁向全人健康的生命。關鍵一:「駕馭你的思想」,提出潛意識會聽到,並且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因此要養成積極、建設性的思想。關鍵二:「使你的情緒恢復健康」,痛苦的情感會削弱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感到被困、失去盼望,而這正警示有些問題亟需治癒。關鍵三:「培養你的人際關係」,孤立的人無法健康成長,我們因着許多理由而彼此需要:陪伴、鼓勵、支持、回饋和洞察力。關鍵四:「滋養你的身體」,如果未善待身體,人會感到疲勞、生病、不安全或沮喪,它幾乎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最後一個關鍵是:「深耕你的靈命」,在一個關係不穩定的世界裏,上帝堅定不移的愛鞏固我們情感和靈性的根基。在一個終將過去的世界裏,上帝的同在不斷提醒我們祂的愛與關心。
五個關鍵跟聖經多方面的教導不謀而合,可見上帝十分着重全人健康,誠如今日我們所選讀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節:「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祝願大家在復原路上,靠主力量得着健康的生命。
年少時參加籃球校隊,每次練習總是要先捱過非常沉悶沒趣的跑圈練習,甚至到後來是要圍着學校的山頭長跑。一直都不明白為何要做這些「沒有意義的練習」,難道會有球員不會跑步?這樣的練習會提升速度和反應?與籃球技術有多大關係?但教練卻堅持要我們先要練習長跑才做其他訓練,遲到的球員還要加倍的跑。在多次比賽之後才明白,無論技術有多好,投籃有多準繩,領先對手幾多分數,如果球員不能保持體能到最後一分一秒,都有機會落敗。
籃球是需要不斷走動的運動,長跑是為了鍛鍊球員的耐力,讓球員能夠應付長時間而且極消耗體力的比賽。近年,我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而且持續地衝擊我們的信仰,甚至令我們感到乏力。
今天,我們讀到耶利米從耶路撒冷送信給被擄倖存的長老,以及祭司、先知和眾百姓。這封信的受眾都是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而「被擄」意味着多重的失去,失去國家的主權,失去信仰的支柱,失去將來的盼望。在這樣的處境之下,或許我們會認為若上帝在我們當中,若信仰是真實的話,上帝必然會盡早帶領我們脫離面前的困境,幫助我們盡快解決眼前的難題。然而,耶利米卻宣告上帝的吩咐,要他們在被擄之地建造房屋,住在其中,並要開墾田園,吃園中所出產的,更要娶妻,生養眾多。言下之意,就是眼前的困境不會在短期內消除,因此,能夠讓上帝子民走出困境的關鍵,並非是危機消除,而是要鍛鍊出信仰的韌力,經得起長時間的考驗。
的確,今天我們觸目所見的都是每下愈況的處境,似乎看不見曙光,找不到出路,而當我們遭遇困難危機,並着眼於解決問題和脫離困境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感到失望沮喪,或許會對耶利米所宣告的吩咐大惑不解,覺得是「沒有意義的吩咐」。
上帝要百姓在被擄之地如常生活,就是要我們與眼前的艱難困境共存,鍛鍊出信仰韌力的一份召命。或許我們會以為要見到出路才能前行,但上帝提醒我們,帶着信念向前行的時候,才能走出困境。當我們嘗試從渴求改變的來臨,轉為在艱難之中鍛鍊出信仰的韌力,相信我們不須再着眼於改變何時會來臨,而是每一天都朝着期待的改變邁進。
今年是普世聖餐主日83週年。
1939年,人類歷史上最慘烈、死亡人數接近二千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當時整個世界都陷入嚴重的撕裂仇殺,人類社會步向毀滅的危機。
這時有識見的教會牧者和領袖,深深被耶穌基督離世前的叮嚀——吩咐信徒在愛中合而為一的祈禱——所感動和激勵,深信教會在被罪惡權勢所破壞撕裂的世界中有一個特殊的使命,就是立志為四分五裂的人類社會重燃相愛合一的希望,帶來安慰、醫治及復和。教會能夠擔當這個角色乃因合一是三位一體上帝的本質,也是教會應有的本質,只要教會順從聖經的教導,在紛爭中展現互相尊重包容、團結合一,就能成為一個有力的見證。這群教會領袖決定每年十月第一個主日,普世教會一起同心舉行聖餐——一個彰顯包容相愛合一的聖禮——作為一個與神與人立約,實踐愛的象徵。
過去的一個世紀,基督的教會努力在教義上尋求共識,在服事上一起努力,在宣教上一起合作,盼望藉此向分裂紛爭的世界宣告,耶穌的犠牲死亡和復活已勝過罪惡權勢,對立紛爭不是人類唯一的選擇。當信徒全然奉獻自己給上帝,拒絕效法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和行事為人的方式,活出在基督裏的生命,我們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耶穌向天父祈求,信徒能彼此相愛,在主裏合一,他也命令那些在爭執中失足的信徒彼此相愛、彼此服事(參約13:34-35)。舊約中詩人提到弟兄姊妹和睦在一起,就好比「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詩133:2),在古代社會抹過香膏的人所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引人注目的香氣,但願我們眾弟兄姊妹是和平使者、是建橋拆牆的人,能以彰顯愛和服事的生命,帶來香氣,散播到我們家庭、教會和工作場所。
對香港人而言,過去三年既難忘亦花了不少力氣才撐得過來。疫情期間在校園內不時會聽到老師們和家長們,以「打仗」來形容每一天的生活。校園內一大清早,已見到老師們穿梭不同課室、不同網上平台進行教學,放學後除了下載、上載課業批改外,還要花心思拍攝教學影片、與家長、同儕溝通處理學生問題和特殊需要等等。曾與老師們進行靈修默想,聽到老師們開心分享期望自己的生活:「吃好一點!」、「快點見到新生子女在家中打鬧」,但當大家靜下來回想,原來昨天晚餐,甚或剛才午餐吃過甚麼也想不起,原來上一次與自己孩子玩樂已經是以月計算。當下現場隱隱傳來啜泣聲和打開紙巾包裝聲。大家默默祈禱過後,老師們又徐徐返回教員室,繼續工作直至月亮高掛。她/他們的勞苦未必人人知曉和體諒,但老師們卻單純抱着信念堅持下去:不放棄初心、捉緊起初的教學熱誠。
今天新約經課提摩太前書六章,論到「美好的仗」。是保羅提醒他的愛徒提摩太,當他成為教會領袖〔眾人的老師〕,要好好學習不受外力利誘和損壞本質,要謹慎持守自己的內在美好,更重要是指名提摩太,他是屬上帝的人。經文說:「你要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要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已經在許多見證人面前作了那美好的見證。……要守這命令,毫不玷污,無可指責,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深信無論老師們信主與否,此話說得對的,她/他們是屬上帝的人,是衪所愛、所重視的。
隨着移民潮、教學要求提升和課程內容重整等因素下,本地學校學生入讀人數持續下降、老師人手亦嚴重不足,繼而縮班甚或殺校話題再成熱話。縱然如此,感謝上帝依然感動老師們堅定前行,在眾人面前繼續活出美好事奉見證,藉此激勵我們眾信徒。但願眾信徒和老師們在當下生活中得時、不得時,依然堅定前行,以禱告彼此守望,關關難過關關過。正如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至十八節所說:所以,我們不喪膽。雖然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朽壞,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因為我們不是顧念看得見的,而是顧念看不見的;原來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誠心所願。
《快思慢想》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於2011年出版的暢銷書,其中最重要的重點是原來我們大腦思考是會分為兩種主要系統模式︰系統一代表的是反射性的直覺思考,系統二代表的是按部就班分析的理性思考。作者指出,雖然一般人想到自己的時候,多半認為自己是經過思考後才做出判斷,也就是認為系統二在當家,但是「本書(《快思慢想》)的主角卻是系統一。」而雖然系統二擁有最後的決定權,但是因為系統一可以提供毫不費力、自動產生的印象,所以系統二經常就「省事地」採納了系統一的建議來過日子。
在信仰的層面,我們又會否落入這種思考的模式?今天的三代經文內的舊約經文耶利米書第八章是一首哀歌,耶利米哀嘆耶和華不是與錫安同在嗎?為何聖城會落到這樣的田地?這也是一種簡單的直線思考,以為上帝必保守他們,卻忘記了他們背棄了上帝的事實。在福音書的經文,耶穌則用了一個不義的管家作比喻,如果我們用系統一的反射性直覺思考,會以為耶穌接受那個管家「私下更改信貸紀錄」的不當行為,但其實這個比喻的重點是要連同之前的三連比喻的中心思想來思考,所表達的是就算那個不義的管家,也懂得善用資源為長遠來計劃,而文士和法利賽人卻和上帝的國越來越遠。
在書信經課提摩太後書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經文,「所以,我勸你,首先要為人人祈求、禱告、代求、感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要如此,使我們能夠敬虔端正地過平穩寧靜的生活。」(提前2:1-2),以往我們的思考,是以為使徒保羅要我們特別為有權位的人禱告,但保羅想表達的意思到底是甚麼?留意保羅是首先勸信徒為人人祈求、才輪到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祈禱,在當時的文化中是不可思議的!君王、在位的、執政掌權的不是比平民重要嗎?保羅竟然把普通人和君王放了在平等的位置!如果我們不仔細思考及了解經文背景,可能便會錯誤理解使徒保羅的意思了。
最後,讓我給大家一個建議,我們不應做一個只用系統一的反射性的直覺思考方式來過信仰生活的信徒,而是時刻提醒自己要以系統二、按部就班分析的理性思考,來理解及明白聖經真理、我們應對聖經真理抱有認真及尋求的積極態度,以致我們在這個混亂的世代,為上帝及真理作正確的見證!
上帝既是審判的主,也是尋找人的主,他看重每一位悔改及回轉的生命。
耶利米書第四章,指出百姓愚頑不認識耶和華。愚昧無知,他必審判;他必使全地荒涼,但卻不會毀滅淨盡。這裏所說的愚昧,並不是指人因天生能力(例如智力)遭到了窒礙或破壞,而是敵國大軍壓境的環境和勢力下,百姓在驚恐下已失去應有的獨立判斷能力。在強權的威脅下,以色列人沒有選擇上帝,也沒有聽從先知的責備和警告︰回轉歸向上帝,除掉偶像。反倒如牆頭草般時而攔劫埃及攻打巴比倫、時而想聯合埃及背叛巴比倫,最終猶大國隨着各國情勢的消長,自取滅亡。人們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或者允許別人把自己塑造成愚昧人。而更可怕或可悲的,是統治者或有權力的人,並不希望人們擁有獨立判斷能力,而是希望利用人的愚昧,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維持他們已有的勢力。上帝必然審判。
耶穌用迷羊和失錢的比喻,表達他來是要尋找失喪的人;他們的悔改及回轉,就是主最大的喜樂。一百隻羊中走失一隻,本來算不得甚麼,難道真的放下九十九隻,而去找回那一隻麼?在房舍內掉下一個錢幣,也屬平常的事,若要找回失錢,總得花上半天功夫,這樣做化算嗎?路加福音強調尋回的喜樂,是令人雀躍歡欣,無論失羊、失錢事件,或發生在人身上的失喪、失落、失望等,當狀況一旦改善後,那找回羊兒、錢幣或兒子的,就與其他人分享這份失而復得的歡喜(參路十五6, 9, 24)。
保羅自稱為罪魁,歸主前曾敵對基督及對教會的信眾諸多逼害,自以為這樣做就是服事上帝。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主後,保羅曾一度失明,需要援手,但由於他以往的行為,令其他信徒對他有戒心,都害怕不願意接近他。上帝卻沒有丟棄保羅,派亞拿尼亞去幫助他,也讓巴拿巴接待、引薦他,最後也獲得眾人的接納。保羅深明被挽回、接納、寬恕及提供機會是何等重要,因此後來在他寫給提摩太的信中:「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一個也不能失去。
今天是主日學主日,各堂的主日學已不再停留在昔日「識字」,只追求認知的年代。反而更進一步,發展上帝賦予我們各人獨立的判斷能力,以至在現今世代裏,能戳破世間愚昧的謊言,成為一個有智慧、順服和敬畏上帝的人。
真實的回轉,踏實的改變,是要挑戰我們去明道行道,做個回轉喜樂的信徒。
甚麼是愛的小故事?愛的小故事就像在一條寒冷暗黑、不見盡頭的隧道,燃起一點燭光,給前行者添上溫暖和希望。所以,在氣氛低沉的日子,有人喜歡閱讀「好人好事」為自己打氣,也有社福機構舉辦關愛同行、疫中送暖等行動為社會注入正能量。你有否想過,自己也可以靠着基督成為愛的小故事,為社會帶來希望?今主日所讀的腓利門書,雖是聖經其中一卷最短的書卷,卻曾被形容為「在涼薄殘酷社會中的愛的故事」,當中正提醒我們,無論我們的身分、地位、角色有何不同,但同樣能被編寫成為愛的故事。
腓利門書可說是保羅為一位出走的奴隸阿尼西謀向其主人腓利門所寫的一封求情信。按當時法律,奴隸逃走是會被處死的。然而,保羅雖知道阿尼西謀所要面對的後果,卻仍希望他不再逃避,能回到主人那裏承擔責任。為此,保羅寫下這封求情信,押上自己的輩分和地位,更代阿尼西謀作出補償,希望腓利門能順服,接納這位曾背叛他的奴隸,並視他為弟兄。這樣的求情信,實在不可能出現在第一世紀的羅馬世界——一個貧富懸殊、階級分明、各人待遇因社會地位有明顯差異的社會,人怎能為了他人而放下自己的身分或特權呢?當時的奴隸地位低微,沒有自主權,其身分、價值、前途全掌握於主人的手中;而主人亦有權把奴隸訓練成「角鬥士」,作為競技場上的娛樂及賭具,以人的性命換取個人快感。但保羅、阿尼西謀、腓利門卻展現出因基督而與別不同的關係,他們彼此成為弟兄。他們所做的,正讓人看見在當時不公平、貧富懸殊、令人失望的羅馬世界中,仍然存有一個因基督的愛而造成的新世界。
我們喜歡在教會內稱呼彼此為弟兄姊妹,但腓利門書告訴我們,已成為弟兄姊妹的關係靠着基督還可有更進一步的突破,不但願意接納對方,更會為對方好處付上代價,甚至是令世界驚訝。過去數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相當大的傷害,你願意靠着基督去接納他人為弟兄姊妹,甚至付上一定的代價嗎?有甚麼成為你的難阻嗎?教會第三季的主題是關愛服事效法主,願我們靠着基督更新與人的關係,使你和我的故事能成為基督在這世界燃起的一點燭光。
回看本會海外宣教事工發展是較緩慢,外派差遣員人數只有數位,參與短宣人數也不是很多,尤其近年疫情下有更多限制,但感恩開拓了網絡關心外派差遣員的渠道。執筆之時,本港入境隔離安排改為3+4,隨着出入境逐步開放,海宣工作可再重新起步?在這三年香港的離散狀況,教會面對挑戰之時,海宣工作又怎樣轉變?
海宣需要付出時間、人力、金錢確實很多,在教會看不到實質人數增長,奉獻收入也下降,有時在想這個海宣,在相比之下是否一直未能得到很多關注的服事?若我們只看重「數字」,會否令我們走向目標為本的服事,漸漸忘卻數字背後的每個生命。
路加福音14章7-14節的記載,耶穌以筵席教導眾人,提醒我們必須有謙卑的心和態度,正如在筵席中的位分,提醒我們無論人生經驗如何處豐富,或是在學歷、事業、身分有一定地位,也必須有謙卑的態度,因為這位分是主賜予的。同時提醒我們,設筵席時也邀請那些貧窮的、殘疾的、瘸腿的、失明的,一些不能報答你的人,正當他們未能作任何回報,天父將最大的回報賜給我們。
四年前,我有機會兩次參與柬埔寨短宣服事,深深感到在短宣短短數天的服事過程中,無論是醫療服事或探訪活動,當下能解決他們一些生活需要,同時給當地宣教士、機構及教會一些支援,使我體會到最大得着是一群參與短宣的弟兄姊妹。縱然辛勞,在分享中看見大家對信仰生命的反思,在事奉中再次經歷屬靈生命更新,以及旅程中弟兄姊妹彼此生命的連結。這是在短宣服事中不可量度,但是最有價值的地方。固然,當地人能信耶穌也是最大的祝福。
面對今日大環境的轉變,海宣也需要轉變嗎?今日很多弟兄姊妹已移居或將移居海外,也看到他們在海外努力維持教會生活,甚至比在香港的日子更積極投入,亦有些因身處地方未有合適教會,例如言語溝通困難、地點太遠或是文化差異,因而仍靠香港提供網絡崇拜維持信仰生活。無論你身在香港或在海外,可多想一步,在不同位置或環境中,仍可用不同方式經歷信仰和參與海宣工作,走出一步關心那不能回報的人。「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旅客,因為曾經有人這樣做,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來13:1-2)
日前在演唱會發生的慘劇,全城嘩然,部分市民更因直接或間接目睹片段而尋求專業輔助,大眾心裏亦充斥各式疑問與不安。時移勢易,筆者留意到意外發生前後,觀眾着眼點竟然不是表演者是否能施展渾身解數,舞台燈光是否華麗,是否值回票價,而是期望表演者倘能平安演出於願足矣。就是意外發生後,有人在現場直呼他們不在乎退票或退款,而是意外對人所造成的傷害才是他們所關注云云。由過往只注重利益的香港人,到現在更關注心靈和生命,或許這幾年間社會的改變同樣洗刷人心,讓不少人思索生命為何?對於我們一群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信徒,面對同樣的傷感,同樣的困惑,在領受主的召命,要去服侍他所愛的人時,又有甚麼不同的領受和體會呢?
今天其中一段經課,記載於路加福音13:10-17,描述有一位被靈附身十八年的女士,腰彎得一點都直不起來。腰彎得不能完全站直,撇除因靈附體而不能自控,她的目光受限於背,長期不能仰望天際,可說與動物無異。雖則她外觀奇特,或許言語不清和衣衫襤褸,但十八年間與其擦身而過的猶太人想必不少,奇怪的是竟沒有人對她施予實質援手,只任其在熙來攘往的堂會路上自生自滅,彼此視而不見。目光不曾接觸,但耶穌竟然能看見這樣的一個被世人忽視的女人,他看見的是她的孤寂與枷鎖,被邪靈與世俗操控而不能自已。主耶穌忠於自己的召命,釋放被勞苦重擔緊纏的人,他看見的是一個人,一個被罪惡所傷的女人。相反,會堂主管看見的是自己的工作,他認為在安息日治病毫無疑問違反律法。他的盡忠就是譴責破壞律法的耶穌,卻忘卻律法其實有更深的意義,就是讓人看見主。當人把焦點放在錯誤的方向,不見一人,只見利害時,往往帶來荒謬結果。
沒有人能避免生病,亦沒有人能避開一切不幸的意外。耶穌把遮蓋會堂主管的面紗挪開,若然主管和會眾一同因這事而有所省察,這十八年女士的悲劇,以後或能減少發生。同樣,若然演唱會慘劇能引起大家對安全和表演者的重視,減少以後發生意外之可能和程度,在悲傷的背後,或能為將來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
主讓人有不同的召命,他教導我們要愛身邊的鄰舍,看見主要我們看見的人。今天市民大眾普遍對人的價值觀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們要把蒙蔽的面紗挪開,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更要謹慎行事,認清以人為本的焦點,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行在光明中,作他無愧的兒女。惟願主繼續賜福,安慰在演唱會中受傷的心靈,更求主讓傷者得醫治,在沿途高低一同走過。阿們!
曾有人言道普世教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重視普世教會合一、八十年代着重信徒生命復興、九十年代是福音遍傳的時代,而本會亦追上福音遍傳的步伐,於一九八九年開始澳門宣教計劃,先提供社會服務,繼而於翌年全面展開宣教工作,並於一九九0年八月五日首次於澳門舉行主日崇拜。
當時選擇了扎根澳門筷子基,成立本會澳門第一所社會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服務。社會服務同時與福音工作相連,終於在一九九二年收穫福音的果子,舉行首次成人洗禮。經過幾年發展,社會服務中心於九十年代尾遷往黑沙環建華大廈並成立建華家庭服務中心,擴展服務工作。直至二00三年,澳門堂亦搬遷到建華大廈,與服務中心為鄰,在彼此配搭下積極發展宣教工作。多年來,澳門宣教工作面對的挑戰不單止是因為澳門的社會特色,讓她被稱為福音的「石頭地」,亦因着同工人手的不穩定,加添了挑戰。三十多年來除了兩位外派差遣員能夠於當地提供宣教牧養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需要香港的澳門宣教主任及香港牧者不時來往港澳兩地,負擔相關職務,或許未能對澳門的弟兄姊妹提供最深入及適切的牧養。縱然外在環境艱難,上帝的供應從未間斷,過去五、六年得到同工的委身,澳門堂的青年工作及基督少年軍得到理想的發展。
近年,本會於澳門的社會服務得着顯著的發展,先後成立了多間院社及社會服務中心,擴闊服事澳門坊眾,亦同時提供機會開拓更多福音的禾場。為着把握這個機會,澳門宣教計劃差派兩位同工前往參與開展新福音工作及院牧事工,可惜,受新冠疫情影響,有關計劃亦暫停了。
三十多年的努力,宣教還是只得吋進,澳門真是福音的「石頭地」嗎?
今日經課中的希伯來書提醒我們仍然要相信上帝!「因着信,以色列人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藉着信,制服了敵國……堵住了獅子的口,……在鋒利的刀劍下逃生,從軟弱變為剛強……」聖經提醒我們,因着信會獲得讚許,上帝已給我們預備了更美好的事。在新時代,我們仍需要承擔上帝給教會的託付,並相信他對澳門福音事工的供應。未來,澳門宣教工作的發展除了繼續需要香港的弟兄姊妹於不同資源上支持之外,更盼望香港與澳門的弟兄姊妹在信心內同行,並為澳門的社會服務、宣教及牧養需要時常禱告。
今主日的福音經課選自路加福音十二32-40節,經文主題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路加福音十二32-34節,耶穌教導我們要將心思意念放於天上的事情,擺脫對擁有財富的渴望及對生活的掛慮。耶穌引導我們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看事物,就是從上帝的創造和掌管、從上帝的慈愛和眷顧,並永恆的角度來看一切,指教我們在今世的生活中,專心追求上帝的國,唯有天上財寶才是我們的保障。
第二部分是35-40節,教導我們要常常警醒,預備人子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來臨。耶穌用僕人等候主人的比喻來講說。在猶太傳統中,在腰間之處束好外袍,表示準備就緒,預備開始工作或行動,而點着燈則代表在夜間警醒。當主人回來時,看見僕人警醒,那些僕人就有福了。僕人們會得到尊貴的賞賜,就是主人反過來成為僕人,伺候那些警醒等候他的。這個比喻不單對基督門徒個人說,也是對整個屬基督的群體(教會)來說的,提醒我們要警醒預備主再來。
書信的經課出自希伯來書,這卷書乃為第一世紀的基督徒而寫。面對聖殿被毁,猶太人流亡到不同地區,好些猶太人接受了基督信仰,卻沒有勇氣承認基督,甚至質疑信仰。希伯來書十一章提出了很多信心的榜樣,他們因着信,沒有放棄對上帝應許的倚靠,當中尤其以亞伯拉罕為甚。亞伯拉罕到死也沒有看見上帝的應許實現,但他對上帝的信心,得上帝親自悅納他獻上的信心禮物,獲得讚許為義人。
我們處身於多變的世代中,對生活前景感到掛慮和擔憂是在所難免的。當我們將眼目專注於各種困難上,心裏只有愁煩與不安。今天的經課邀請我們堅定的信靠樂意將他的國賜給人的上帝,勇敢面對各樣考驗,不要失去信心,以警醒積極的態度過好每一天,等候上帝的國度實現。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過活」(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也如是。希望透過今主日書信經課歌羅西書,我們一起反省基督徒的生命。
我們與基督「一同死」、「一同復活」、「一同藏在上帝裏面」、「一同在榮耀裏顯現」,這是上帝慷慨的邀請,將基督的人生與我們的生命相連結合,與基督一同超越死亡,邁向榮耀;一同藏在上帝的豐盛裏,建立親密的團契;一同死,一同活,成為「命運共同體」,彼此不分離。
當我們洗禮歸信後,只怕仍受世界所轄制,世界的惡成為我們的規範,世界的語言取代上帝的聖言,世界的扭曲成為我們的妥協,世界的權勢成為我們的忠誠、世界的奉承埋沒我們的良心。既然我們領受上主這莫大的恩情,我們就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縱使世界不會變,但首先我們改變自己,拒絕謊言,說出真理;阻止惡毒,活出友善;遏止貪婪,樂於慷慨;抑制憤怒,發出義怒。如此的不同,讓世界看見不同的可能。
當我們穿上新人時,更要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同點,就是「這新人照着造他的主的形像」,原來人與人的起點不在於種族、文化、禮儀等差異,而是每個人都有創造主的形像、屬乎主、彰顯上帝形像之美善,所以我們的不同,是為了與其他人共存共活共享,而不是分別分裂紛爭。
當世界越來越不適合人居住的時候,「禮運大同篇」正好給我們一個願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世界何其希望有賢能品德之士作領袖?世界何其盼望和睦共處,沒有戰爭?社會何其渴望互助互愛,沒有缺乏?社會何其等待平等尊重自由,沒有歧視欺壓恐懼?「惟獨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惟有基督,世界才會不同;惟有基督,世界才能「大同」。願大同的理想,成為教會的使命。
最近讀了這篇短文,提到有一個人,他食慾不振,有時吃得下,有時吃不下;睡不安寧,常常整夜不能入睡;作工,沒有興趣,沒有力量;早上怕冷,中午怕熱,傍晚怕風,一步也不想出門;今天覺頭痛,明天感腰酸,沒有一天是安好的。你認為他活得「豐盛」嗎?
今天福音經課耶穌教導門徒禱告的內容有四個重點都與生活有關。
首先,願世人都尊上帝的名為聖,使上帝的國度能降臨人間,是信徒在世的生活目標及使命。
其次,感謝上帝賞賜食物,使我們肉體的生命得到供養。在香港我們特別能感受到上帝創造的豐盛及多樣,因香港是美食天堂。
第三,為人內在生命的安寧祈求。祈求上帝赦免我們的罪債,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彼此赦免。因人類陷入罪的深淵,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解決罪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時常承認我們的罪,祈求上帝的赦免,無罪債一身輕,內心充滿平安及喜樂。
第四,祈求上帝不要讓我們遇見試探。生活中充滿各種試探,耶穌在曠野中也無法免除魔鬼的試探。我們只能祈求上帝,不要讓我們遇到承擔不起的試探,我們更不能愚笨到自以為能勝過試探,而故意讓自己暴露在試探中。在生活中,當試探不可避免地臨到時,我們要靠着禱告勝過試探。
最後,耶穌勉勵門徒要勤於禱告,上帝必會垂聽禱告,而且會將最好的賜給我們。即使不完全的人,仍知道要拿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女,天父上帝更會將最好的東西──就是聖靈,賜給我們。有了上帝的靈力,我們還缺甚麼呢?
華倫魏斯比說:「當你在上帝的家裏重生,你就是一個富有的人。」但可惜的是,多少時候我們基督徒卻是一個貧窮的富人。這種情形就像美國的赫蒂格連(Hetty Green),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可憐的富家女一樣,她死後的遺產超過一千萬美元,但她生前卻因捨不得花熱麥片的電費,而寧可吃冷麥片;她的兒子生病時,她為了要找一家免費診所,而延誤了急救的時機,致使兒子必須把腿鋸掉!後來又與人爭論吃脫脂奶粉的好處,終於中風、鬱鬱而終。
今天有多少基督徒,在屬靈生活中也像這個婦人一樣,擁有豐盛的屬靈財富,卻不知享用,仍舊活在勞苦愁煩、貧乏窮困之中,令人忍不住扼腕長嘆!
老年究竟有何意義呢?古倫神父在他所著的《擁抱老年心生活》中,提到:「『變老的過程』並不只是一種每個人都會經歷外表的現象而已,它也具有內在意義。唯有瞭解其本質意義,我們才能夠用正確方法來接納自己變老過程。」若能夠找到老年意義,就避免用輕視或嫉妒的眼光來看年輕人,和摒棄嘗試所有新事物。認定老年意義,乃是認同自己隨着年日而出現的年老跡象,發掘其獨有價值、奧秘、智慧和哀傷,並且獻身完成自然界對我們生命歷程的要求。擁抱老年其實是擁抱漸漸變老的自己,我們要學會如何擁抱過去、如何接受自己的限制和朝向內心、感受上主。
與自己的過去和好
我們都很容易活在過去的「成功」中,但又有多少人在他年老時願意面對自己的「過失」呢?過去的已經不能改變,但卻可以憑承認失敗來接納自己。經課中摩八1-12,上主讓以色列人面對他們過去對百姓所造成的痛苦,包括如何「踐踏貧窮人」、「以詭詐的天平欺哄人」、「把壞的穀物賣給人」。但上主並非停止在這些指控上,而是在未來的復興。因為只有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在上帝面前悔改,才可以有真正的將來。上主對以色列民說:「在那日,我必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修補其中的缺口;我必建立那遭破壞的,重新修造,如古時一般….」(摩九11)
接受自己低輸出
第二段經課路十38-42,我們年輕時曾經都像馬大一樣,殷勤地工作,甚至一個人承擔兩個人事務,面不改容。但當年老時,體力已經大不如前,卻仍然企圖用不同方法來證明自己像年輕時一樣有高度效率,仍舊有強大的輸出力,結果陷入身體和心靈的透支,得不償失。因此,我們要為自己設立界線,必要時提醒自己要像瑪利亞一樣「在主腳前坐着聽他的道」,退下來,恢復心力體力,才能繼續有所發揮。我們不需要透過工作果效,刷存在感,上主已經知道,他會將我們整個人放在心上。
朝向內心、感受上主
老年難免經驗孤獨,例如摯愛和親友離世,近來年輕家人移民潮更觸發「被遺棄」的感覺。我們唯有朝向自己內心,被上帝觸摸內心深處,才能接納孤獨的感受。只有朝向內心,才感覺到上主對我們的靈說話。第三段經課西一23「只要你持守信仰,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致動搖,離開了你們從前所聽見的福音的盼望。」年老的時候更加需要扎根真道,讓主的道不斷向我們說話,並且要不斷轉化自己的屬靈經驗,即是說要常常更新年輕時的屬靈經驗,不斷前進,重新再調整與上主的關係,讓我們比以前更堅定不移地信靠他,那麼對將來也更有盼望。
本會曾於二0一五年發表了《循道.衞理聯合四十週年路向書》,當中列明「青少年牧養」是教會未來十年九個關注和着重的方向之一。其中一段這樣說﹕
任何對青少年牧養的關注,都不能抽離於社會處境,必須正視青少年的獨特生活士壤,了解他們面對的衝擊和困擾。本會所接觸或牧養的青少年及學生大都面對競爭劇烈的學習環境:大部分職青因工作壓力或發展事業而疲於奔命;一些青少年在家庭中因着與上一代的人生閱歷、價值觀念、社會意識出現落差而產生矛盾不和:一些在同儕中因不善處理人際關係而末能建立自己所屬的群體,甚或選擇逃避到虛擬世界;一些在網絡世界的爆炸資訊下未能分析明辨而被誤導;一些在尋找人生意義和目標過程中感到焦慮迷惘:又有一些因社會意識較強,但未有發聲的空間或被真誠地聆聽而變得偏激……
轉眼七年過去了,香港社會經歷動盪。青少年的「生活土壤」幾近乾旱,其中許多人失去盼望。回望這份《路向書》昔日前膽的,是否仍可準確道出今日青少年的光景?我們在抗衡以上種種社會文化和風氣上,有沒有盡上責任?
想到青少年今日面對的困境,我們難免感到惆悵和心痛。許多堂會還須面對青少年「流散」現象不斷加劇,忍痛結束從前興旺的團契小組。青少年愈來愈像教會體內的一根刺,不時尖銳而冷酷地針對要害發作。我們痛,卻始終無計可施。然而聖靈提醒我們,必須竭力保守我們對青少年純潔而合一的愛。
上主建立教會成為聖而公的信心社體,青少年與其他成員同顯尊貴和可愛。他們被肯定去為整個羣體發揮獨特的恩賜,因此不應首先被視作問題,或單被視為牧養對象檢視。相反教會羣體若要在轉變的世界努力持守信仰,更應看重和欣賞青少年在反權威或質疑態度背後的正直和良善,並勇於培育青少年作為教會良心的先知角色。
舊約阿摩司先知曾宣告上主將以「鉛垂線」為標準審判以色列(摩7:7-8)。時至今日,誰又有力去鞭策教會緊隨準繩而行?上主豈不興起那些敬虔、仁愛和公義的青少年作我們的先聲?耶穌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筆者按﹕小孩子一詞的希臘原文可指幼童到廿多歲的未婚青年),絕不能進天國。」(太18:3)可見凡渴慕天國的人,當緊記青少年和孩童就是他們的路標。
今主日是本年度第三季主題的開始,同時是香港主日,第三季主題是服事關懷效法主,提醒我們在多變的世代中,仍要效法主的榜樣,去服事及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
今主日經課舊約的部分,是很多弟兄姊妹耳熟能詳,有關亞蘭王的元帥乃縵被醫治的記載,當中無獨有偶地記載了兩位僕人,對整個記載都是舉足輕重的。兩位僕人的名字都沒有被記載,第一位更是被擄的以色列女子,雖然如此,但她在看見主人受痲瘋之苦時,還是存着對她本國先知十足的信心,提議主人去尋求醫治,要知道,若然最終主人未有得到醫治,作為僕人,絕對有機會受皮肉之苦,甚至比皮肉之苦更嚴重的後果。這位以色列女子給我們的提醒是,幫助別人所着重的是別人的需要,而不是別人是誰,否則她理應不會幫助這位將她擄回,甚至蹂躪她家鄉的一位將軍,當然,我們可以相信,乃縵一家對待僕人的態度應不會太差,否則,為何兩個僕人都在他需要時伸出援手呢?再者,小女孩雖然被擄到異地,卻仍然對本國的先知有信心,若女孩認識正確,則其實是對以色列所敬拜的上帝有信心,或許我們不應過份美化這幅圖畫,但這位女孩並未有因為自己被擄而對上主心生怨懟,或許這一切都不能從經文中得到證明,但明顯的是她仍抱有對人的憐憫及對上主的信靠。
至於另一位僕人,我們不知道他會否是從另一個地方擄來的俘虜,他在主人將要拒絕先知的建議時,講出智慧的說話,將主人勸服。這個僕人伸出援手的重複出現,提醒我們,僕人的特質,甚或本質,或許就是忘記自己的權利,這在古代的世界,可能是被迫的,但主耶穌基督卻自己選擇成為奴僕的形象,叫我們效法祂的,也要學習奴僕的本質,嘗試學習放下自己的權利,唯有這樣,才能投入服事。
今天,世界被很多陰霾籠罩着,俄烏戰爭導致的能源及糧食危機,人工智能為我們帶來的未知之數,再加上疫情的揮之不去,以及過去幾年的社會環璄,我們作為上主子民,豈不就如經文中的女孩一樣,被擄到一個充滿挑戰的地方,如坐針氈呢?今天,當我們要關懷服事效法主時,願我們都能學習放下自己的權利,以真誠的心及對上主的信靠去服事別人。
《路加福音》九章的開首(1至6節),耶穌基督將能力和權柄賜予十二使徒,又教導他們如何處理民眾不接納福音的情況,然後差他們出去,走遍各鄉傳福音,到處治病。換句話說,耶穌給予他們上福音禾場的裝備,教他們如何面對被拒絕,然後差他們上這個福音的禾場。
可是,在九章54節卻見到雅各和約翰,應該就是十二使徒的其中兩位,遇上不接待耶穌的一個撒瑪利亞村莊,就要求耶穌「出重手」(從天上降火)報應他們。一方面門徒忘記了耶穌差他們出去時的吩咐,另一方面,他們似乎都不太懂得耶穌的心意。
有古卷經文加插了一句「像以利亞所做的」,這出自《列王紀下》一章10至12節,先知以利亞也曾求火從天上降下,吞滅了亞哈謝的士兵,然而當時降火的原因是要阻止亞哈謝的代表去占卜拜偶像。他們期望似乎與人因傳福音被拒而作出報復是風馬牛不相及,同時這也凸顯出雷子性格的雅各和約翰,性格急躁,正如《馬可福音》三章17節的形容。
另外,在舊約《創世記》十八章16至33節中也有出現天上降火的事。亞伯拉罕向上帝要求撤回滅城的決定,又有一番討還價的記載。亞伯拉罕似乎反而懂得使用他的自由,向上帝祈求憐憫,即使他也知道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極其嚴重,但亞伯拉罕仍然祈求上帝高抬貴手,希望上帝的憐憫可以覆蓋他所關心的姪兒羅得一家。當然,我們看見上帝的確有出手,體恤亞伯拉罕,憐憫和拯救羅得一家。
反觀,這兩個已跟隨耶穌基督良久的門徒,反而要求上帝用這種手段,對待拒絕接待自己的人,竟然這樣運用這份自由和手上傳福音的裝備(能力和權柄),選擇害人性命,而不是救人生命,似乎這種想法,與從古到今都以愛心憐憫世人的上帝,並不相配,甚至可以說他們是放縱自己情慾,難怪會被耶穌基督責備(路加福音九章55節)。因為耶穌賜予這些能力和權柄,是要學像耶穌一樣救人的生命(有古卷在55至56節中間加插:「他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
上帝今天賜予我們有各樣的恩賜、權柄和能力,到底我們在福音的禾場上,會用自由彰顯自己有何等大的權力,還是懂得運用這份因蒙恩被召所得到的自由,來宣告上帝的憐憫,祈求更多生命得到拯救呢?
人生於世上鮮會滿途平坦,總會經歷高低浮沉。疫情為全球帶來重擊,威脅人類的生存,也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全世界也急劇在變:移民潮、戰事、政治問題、經濟危機、氣候變化⋯⋯少不了帶來不安與焦慮,人甚至嗟嘆在這茫茫世界中,何以堅守方向前行?
昔日以色列離棄耶和華的誡命,隨從巴力,招致旱災,以利亞先知為捍衛耶和華的王權與主權,在迦密山上對戰耶洗別所供養的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讓以色列人體會唯耶和華是他們的上主,上主降雨使乾旱結束,可是卻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耶洗別的追殺使以利亞陷落絕望,逃亡到曠野之地羅騰樹下求死。
「現在夠了!」從以利亞的絕望呼喊中深感他的孤獨,他看到自己一人對戰四百五十個巴力先知、自己一人盡全力擺上但卻不比祖先好、自己一人唯獨堅持服侍耶和華、自己一人走在曠野逃亡的路上。以利亞看到自己獨自一人承受一切,上主在哪?我們或許在面對困境同樣有這疑惑:「上主祢在哪?」
上主卻沒留下以利亞一人,我們看到祂在以利亞的事奉歷程一直同在,在迦密山的大勝出自祂的心意,即或以利亞面對生存的威脅,祂仍在。上主藉天使一次、二次的供應絕望睡昏的以利亞,讓他起來吃,明白所要走的路仍遠。在黑夜寂靜的洞中上主的話親臨,以聲音領以利亞走出死胡同,命令以利亞站在上主面前,透過震撼的現象告訴他上主的大能力,讓他醒覺上主是環境的主宰、祂的臨在與安慰。在微聲中上主引導以利亞訴盡心中的鬱結,醫治了以利亞的心結,釋去了他的絕望與無力感,讓他看到新的盼望、前行的力量,讓他明白上主的作為有時是在微聲中成就的,堅定他,繼續向前。
如以利亞一樣,我們很容易看到眼前困難,落入困局漩渦中,在轉變的世界也經驗無數心靈黑夜,不知不覺走進胡同內。我們不要被恐懼和絕望吞噬,倒要讓心靈留下空間面見上主,並讓上主的微聲親自臨近,讓心靈與上主對話,在微聲中體會上主的醫治,因為上主明白、上主知道,必供應我們所需的力量繼續前行。
神學教育為天國培訓人才(包括專職牧者和信徒領袖),以在教會內外,事奉三一上帝,實踐上帝的使命。
聖父差遣聖子與聖靈,吸引和招聚世人,參與三一上帝的團契,分享上帝的生命。上帝深愛世人,賜下愛子,流血捨身,使我們因着恩典,藉着信心,得稱為義,被上帝無條件接納,與上帝復和。上帝傾注世界的愛,「已藉着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羅5:5),更新、激勵、牽引我們,讓我們與眾弟兄姊妹,參與聖父、聖子、聖靈彼此相愛的共融團契,也因而在愛中彼此共融,體現教會的奧祕。
神學家李察.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指出,教會的目的,旨在增進人們對上帝的愛和對鄰舍的愛,而神學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換言之,教會和神學幫助人們實踐「最大的誡命」(可12:29–31)。這些「人們」若在教會之內,增進信徒對神對人的愛,屬於「牧養」。這些「人們」若在教會之外,增進世人對神對人的愛,屬於「宣教」。神學是「信仰尋求理解」;信徒隨從聖靈的引導,進入一切的真理(約16:13)。神學教育培養專職牧者和信徒領袖,基於聖經的見證,按着傳統的光照,透過具體的經驗,通過理性的反思,認識和敬愛三一上帝,並藉牧養和宣教,引導教會內外的人們,敬愛上帝,愛鄰如己。
神學教育為天國培訓人才。天國指上帝掌權,是仁愛、公義、和平、喜樂的國度。天父上帝差遣耶穌基督降世,以言語、行動、生命,傳揚天國的福音,實現天國的臨在;耶穌基督也照樣差遣我們(約20:21),與他同工,實踐上帝的使命。使命實踐可以通過教會體制(例如透過學校教育和社會服務實踐的宣教牧養),也可以透過教會體制以外的任何場域(職場、家庭、社區等)。世界不斷轉變,神學教育要培養專職牧者和信徒領袖了解處境的能力,以便在轉變的世界中回應挑戰,實踐使命。
香港處境多變,有些主內同道擔憂教會和神學教育的前景。既然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盡力傳道(提後4:2),同樣也要盡力提供神學教育。「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我們要把握時機,接受神學裝備,以便靠着上帝的同在,在轉變的世界,實踐不變的使命。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古籍經書的內容充滿着人生智慧,對於我們今天身處的「疫境和逆境」中,都能得着很好的提醒和幫助。在今天中國主日中,更加值得我們學習和珍惜中國傳統美善的文化和德行。「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是其中我很喜歡的兩句雋語。「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環觀新冠病毒最近在中國不同的省巿再度肆虐,我們祈求疫情在國內能早日受控,讓人民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不再受到疫情威嚇,在這艱難時刻,彼此能同舟共濟與互相扶持,一同活出人生真善美的德行。更期盼我們的國家,能帶領人民一起追求和活出「上善」和「厚德」的生命,讓國家的未來充滿着安穩、自由、幸福和美善。「上善」和「厚德」也是本會屬靈傳統的特質,在屬靈學習和成長之路,會祖衞斯理約翰也曾經教導我們要追求「成聖」和「完全的天路歷程」。所以,我們也要為國內的信徒懇切祈求,在身處疫情的困境中,彼此關顧與激發愛心,並且能幫助和服侍有需要的鄰舍,結出聖靈的果子美好的見證。
今天不單是「中國主日」,更是聖靈降臨主日。今天主日的經課使徒行傳2章1-21節,讓我們能再一次重新思考聖靈的大能。聖靈昔日降臨在初期教會的信徒身上,賜給他們不同的恩賜與彼此配搭,使他們得着能力、勇氣和權柄,放膽宣講上主的福音,讓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21節),並且一起經歷聖靈施行的神蹟奇事(19節)。上帝在五旬節應許將聖靈澆灌給初期教會的僕人和婢女(18節),同樣,只要我們憑着信心和完全謙卑降服在主面前,相信聖靈今天也會降臨在中國和香港教會信徒身上,更新和改變我們的生命。
「上善」、「厚德」與聖靈的果子,都是我們「成聖」屬靈生命應有的表現。祈盼上主憐憫和恩待中國及香港教會,在我們今天身處動盪不安與迷失惶惑的年代中,得着聖靈的充滿,悔改回轉,行走在他指引的道路中。
約翰福音十七章,記載耶穌在離世前為教會的禱告,這禱告被稱為「大祭司的禱告」。對於這篇禱文,不少人看重其中耶穌為教會「合一」而禱告,因為當中的第11、21、22和23節都有提及「合而為一」。教會的合一,當然重要,但這不是最終的目的。教會的合一,是為要讓世人知道上主的愛,也知道上主差遣耶穌到世上,也差遣信徒到世上。「差遣」這主題,在禱文中第8,11,18,21,23節都有提及。
過去兩年多,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教會也間中停止現場崇拜,改用網上方式進行。特別是今年第五波疫情,教會甚至被迫關閉處所,除職員外,其他人都不准進入。4月21日後,疫情放緩,教會也可開放,但只准已接種疫苗的人進入。個人並不同意政府對宗教處所上述兩項安排。因疫情緣故,暫停公開活動是合宜的事,但關閉場所和限制某些人不得進入,實令我感到不安。宗教場所,不論是神職人員,或是宗教場所的寧靜,往往是人在身、心、靈感到軟弱時,給與人力量。
雖然宗教場所仍未無限制的開放,但信徒能在處所內進行現場崇拜,我們都感到雀躍。疫情時沒有現場崇拜,我們感到不快,更想到能走在一起,一同敬拜,實在不是想當然的事。現今有現場崇拜,盼望我們都能珍惜,每次出席崇拜,皆以心靈和誠實的敬拜。
不過,合一、共聚等,都不是教會存在於世上的目的。教會是為使命而存在,被差遣在世上。教會也不是一個處所,而是信仰基督的群體。處所被關閉,不是教會被關閉。但信仰群體只看重自己在一起的崇拜,忽略自己是被差遣,這便失去教會存在的真義。
喜見在疫情期間,一些教會信眾將防疫物資送上有需要人士,也登門關心一些獨居者。教會作為信仰群體是被差遣在世,每位信徒都是被差遣的。所以大家回到教會處所崇拜,不只是聽道,領受祝福,也要接受上主的差遣。
「父怎樣差耶穌到世上,我也照樣差『我們』到世上。」
主再來的日子漸近,疫情戰爭都告訴我們世界變幻無常,所以我們極渴望經歷上帝的同在,並尋求他的引導,有明確的生活方向和目標,適逢今天經課中三段經文都提及保羅和約翰如何經歷聖靈的引導,讓我們仔細思想其中的意思。
看見異象(徒16:9-15)
保羅的宣教旅程完全順從聖靈引導。聖靈禁止他在亞細亞講道,他在特羅亞的異象中看見馬其頓人請他過去幫助,便到了腓立比城外的禱告點,帶領商人呂底亞全家信主,並到她家探訪。
我們會祖衞斯理約翰也常領受上帝引導,看見人的需要,他進到礦場和監獄,進入患病的教友家中作佈道關懷,他不規限教會在教堂的四面牆內,常外展進到人群當中。求主也幫助我們效法會祖的榜樣,主動進入人群當中見證福音。
看懂聖經(約14:23-29)
主耶穌應許門徒聖靈保惠師要教導我們一切事,使我們想起主所說的一切話。1738年5月 24日晚上8時45分,會祖在阿爾德門大街聽到有人讀到馬丁路德所寫的羅馬書註釋序言時,他心裏感受到異樣溫暖,確信唯有基督是他的拯救,主已給他保證除掉了他的罪,拯救他脫離罪和死的律。相信他當時被聖靈感動和充滿,明白到信仰不再是一些教條規矩,而是因着信主已經領受救恩,充滿平安,事奉充滿上帝所賜的恩惠和能力。他也秉承了馬丁路德的信仰立場,堅持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如火如荼地在英美兩地展開宣教運動。他的口號是「世界為我牧區」,之後他一生建立了超過十萬的信徒群體。祈求聖靈今天也感動我們確信聖經真理而充滿愛和平安,熱切遵行大使命去拯救失喪的靈魂。
看見將來(啟21:10, 22-22:5)
在啟示錄中,聖靈引導使徒約翰看見將來更新的景象。新聖城耶路撒冷降臨時,不需要街燈,因主的榮光充滿遍地;有生命河從上帝的寶座湧流出來滋潤大地,河兩旁有生命樹,葉子能醫治萬民,每月結果子。會祖也以信心的眼睛去看主再來的日子,他相信那時萬物都會更新,包括空氣、水和土壤都會更新,對未來充滿盼望。
今天祈求我們能繼承會祖的寶貴屬靈遺產,包括清晨禱告,勤讀聖經,參加班會小組,透過不斷倚靠主,使我們內在的生命持續更新,追求聖潔,以分享聖經話語和愛心行動表達福音信仰,影響鄰舍以致整個社會,讓主的聖潔遍滿全地。
甚麼是愛?相信不同的人對愛的定義各有不同的理解,愛可以有很多種,有友情、親情、愛情等等,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裏,我們能夠去愛和感受被愛,是人基本的需求,是上帝給人的禮物,使人們走在一起,彼此聯繫。
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蓋瑞·巧門博士(Gary.D. Chapman, PhD)把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歸納在五種「愛的語言」之內,他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多運用「愛的語言」去表達愛,除了應用於夫婦關係上,也可應用於其他關係上,因應每個人的成長環境、生命階段和個人喜好有不同的愛之語,每個人對感受被愛的方式亦不同,所以去愛或讓對方感到自己的關愛,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能我盡最大的努力去愛,對方可能覺得不夠,又或埋怨對方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兩者的關係就會變得疏離,彼此之間好像失去聯絡,無法打開心扉談心底話。
耶穌與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他為每一位門徒洗腳,並吩咐他們要彼此相愛,如果當時門徒各自認為自己已經付出努力去愛,只是對方不領情,不珍惜彼此關係。約翰福音13:34耶穌教導門徒:「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耶穌教導門徒要彼此相愛,卻是先作謙卑服事的榜樣,洗腳通常是在賓客來到時由僕人執行,耶穌身為門徒的老師,是上帝選立作承受萬有的那位,但他仍然甘願放下,作謙卑的服事,可見耶穌表達的彼此相愛,不是單靠氣氛、感情、友誼或個人修養而產生,而是出於犧牲自我,甘於實踐捨棄自己的自由、權利和身分的認同,單純為服事對方而付出。
愛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凡事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為先,彼此之間都會感到疲累,主耶穌給我們留下捨己的榜樣,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但他卻謙卑自己,且死在十字架上,當我們願意效法主耶穌謙卑自己,靠着上帝的恩典消除人與人之間無形的牆壁,學習放下自己的固有思想、身分、偏見等等,尋找人與人之間固有的關聯,才能聽到彼此之間的心底說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不再失去關聯。
今天讓我們效法主耶穌捨己的愛,在愛與被愛的關係中彼此關係更緊密,阿們。
今天是基督化家庭主日,提到「家庭」,可能會聯想起一對夫婦與子女們的形象。但隨着社會的轉變,現代家庭出現不同類型的組合與形態,如三代家庭、隔代家庭、單親家庭、分隔兩地的家庭、選擇不生育的夫婦、寵物家庭、僱傭家庭…… 而基督化家庭,不限於傳統的核心家庭,不只關乎家庭成員是否一同參與宗教聚會,更在乎我們如何在家庭中活出與經歷信仰。
史提特博士(Dr. Nick Stinnett)與學者們曾於世界各地研究健康家庭的特質,發現健康家庭擁有六種共通元素,包括: 靈性健康 、關懷欣賞、委身合一、共聚天倫、積極溝通及團結抗逆。 這些元素與基督教的價值觀相符,無論何種形態的家庭亦需要這些元素。健康的家庭能滋養生命,家人以主的愛彼此相待,靠主的恩典共同承擔、互勉同行,叫家庭成為在千瘡百孔的世界中一個溫暖可靠的避風港,同時亦是美好的見證。但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緊密一起生活的關係中,踐行信仰更具挑戰,也帶來掙扎,建立健康家庭不能單靠一套方法,更需要屬靈的力量。
本年家庭牧養事工執行委員會特別以上述六種元素為參考,製作七天的祈禱內容 ,邀請大家在這星期為自己及家人禱告,禱文當中包括省察、宣告、認罪及求恩,每天亦附有小行動實踐。讓我們在主的同在中檢視自己與家人的相處及關係,讓主的愛先充滿我們;在軟弱之處,求主塑造我們;在傷痛之處,求主醫治及釋放我們;賜我們願意的心,也得力量在家中活出信仰。
基督化家庭以基督為中心,以生命為本,不只是追求一個理想化的家庭關係模式。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處境、每個家庭成員都是獨特的;所以,我們需要在家庭生活與彼此的關係中不住尋求,在信仰中轉化與更新,逐步朝向基督,切實活出基督的樣式,也叫我們能在家庭中經歷上主的真實。
在四福音裏,都有詳細記載主復活的事,但只有在約翰福音廿一章,特別提到主復活顯現中,在提比哩亞海邊行了一個意義重大的神蹟。當時,門徒在知與未知道是主耶穌之間,跟着耶穌的吩咐打魚,結果大有收穫,得魚153條,標誌着「很多」的意思,而且漁網沒有破是上帝的看顧。
耶穌對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不管「這些」是物質亦可以是非物質,但人若願意放下過往的遺憾,重新義無反顧地作終極見證,就可證明福音書上所記載的是千真萬確(約21:24),並且讓我們明白何謂跟從耶穌。
在耶穌第一次呼召彼得時,就說:「來跟從我」(太4:18-19),現在提比哩亞海邊也是這樣呼召他(約21:22-23)。兩次的呼召的內容是一樣,但含意卻大大不同。不同之處是彼得開始明白,怎樣才是背起十字架跟從主。信主多年後,他已計算好代價。雖然亦是「來跟從我」的命令,這刻彼得對主委身的決心和承諾之份量,是遠遠超過初信主時的回應。那位能改變人生命的主,使彼得再次決定一生跟從他。
試回想我們是否像彼得一樣,曾經在上帝面前禱告,立志一生跟從主?我們知道彼得再次跟從主後,他有了很大的改變。在馬太福音廿六章七十五節的經文:「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斥哭。」那是痛哭的彼得。然而,《使徒行傳》記載的卻是放膽高舉基督,為主名受辱而歡喜,脫胎換骨的彼得。他的生命為主所用,在聖靈降臨的日子裏,他生命的突破所帶動,彼得可以帶領了三千人信主,成為教會接踵而來的突破。他願意順着聖靈突破自己,也成為世界的祝福!
從前驕傲、瞧不起別人(太20:24;26:33)的彼得;經過主復活後對他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他的驕傲被主光照、折服,變成以謙卑當衣服穿上(彼前5:5)。彼得的改變,是因主復活之後向他顯現,這是他一生的轉捩點;我們若要改變,也必須在靈裏看見復活的基督。各位弟兄姊妹,當主耶穌問你:「你愛我嗎?」你會怎樣回答?
疫情肆虐良久,社會躁動不安,大國持續角力,世界處處動蕩,許多人心裏都有股揮之不去的鬱悶。即使變化已成為日常,但我們大都未能習慣沒法計劃的日子。大人的工作突然就沒了,孩子的假期卻突然出現;我們昨天還在替別人到處找藥物,今天自己也開始要被隔離;日常出入的場所,門前某天起被加上了重重關卡。別說放假出國旅遊散心,或者你我都未曾想過,有一天我們竟然連買餸看醫生都要合符資格。
資源缺乏、生活艱難、壓力爆煲,曾經可能是我們對基層朋友生活的印象。今天看來,你我大概相似,我們都同在大時代中被壓垮了身子。在這段日子中,誰沒有試過抬頭問天,災難何時過去?上主的拯救何時來到?當我們切身體會過這種處處碰壁、事事難以掌握、手腳都無法伸展的感覺,也許我們都更能明白,有些苦難的出現,未必是因為誰做錯了甚麼,或是誰不夠努力,只是生命有些時候恰巧就是如此。大時代中,我們都一同呼吸,一同呻吟,一同忍受陣痛。
想到聖經中的耶穌,他也活在一個不容易的時刻,甫出生就經歷流亡,最後死於強權之下。成了肉身的神子,住在人的中間,徹底體會生而為人所能面對的一切限制與喜怒哀樂。人子沒有選擇坐在會堂中受人膜拜,他不以自己的身分享受特權,他親手工作、親身往來,親自與平凡人在一起。正因耶穌這份出人意外的謙卑,讓我們確知他明白我們的處境,明白我們最切身的需要。
對於身陷困苦中的人,耶穌的醫治拯救總是大於那疾病本身。他叫鬼從人身上出來,讓人重新穿上衣服;他止住女士的血漏,宣告她是潔淨的人;他叫患大痲瘋的人得醫治,從祭司那裏重得人的身分;他使那彎腰十八年的女士直起腰來,讓她可以抬起頭做人。如此看來,耶穌的心意總是要人能經歷自由、尊嚴,使人能抬頭來。
基督透過限制與我們產生共鳴,大時代中的疼痛,又有否讓我們與所有身處苦難中的人連結呢?今天再說對基層或有需要群體的關懷,或許不可能再是一種單向的施予,而僅僅是同在困難中的人的彼此守望。友鄰間的互相關懷,沒有誰比誰偉大或卑微。你有能力時幫助我,到你有需要時,就換我來扶你一把,我們一起好好過下去。
時勢越惡,願我們越學懂互相守望。叫我們即使處處受困,卻不被綑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西門彼得和「那門徒」看見耶穌的裹頭巾和細麻布,看見就信耶穌基督真的復活了。馬利亞在墳墓外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當耶穌親自呼喚:「馬利亞」,她頓然發現在她面前的就是那位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的主耶穌。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各位弟兄姊妹,我們也看見嗎?
復活的聖經希臘原文anistemi,其意思是「睡著的人被再次喚醒過來!」在這「新的一天」,人能從黑暗和絕望中重新甦醒過來。在復活節節期,教會會用「白色」作為節期顏色。這喻意耶穌基督已戰勝死亡權勢,得勝復活了。「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不從生命冊上塗去他的名;我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的眾使者面前,宣認他的名。」(啟三5)這得勝的生命是永恆的。「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比所有的人更可憐了。其實,基督已經從死人中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19-20)「主已經復活了!」叫我們再一次甦醒過來,經驗父上帝賜我們新的一天,新的恩典。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有否經驗到這「復活的生命」?這復活的生命會帶給我們真實的改變嗎?我們不單關心耶穌復活這事件,更要關心這「復活的生命」是否真實地在我們生活中體現出來。這是復活節主日的一個首要主題。「耶穌基督真的復活了!」這事實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甚麼動力與盼望?
初期教父Melito of Sardis 指出:耶穌基督復活事件,向我們展示創造、墮落、道成肉身、死亡和苦難、復活的勝利,以及人類終極的盼望。這份靈性的覺醒帶領我們進入上主「新的創造」(New Creation)當中。而教會乃蒙召成為這復活大能的見證人。我們有責任號召世人進入這新生命的旅程,一起等候耶穌再來!
「願頌讚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着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我們,使我們有活的盼望,好得到不朽壞、不玷污、不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一3-4)
在不同的環境及際遇之下出現的倒數,都賦予人不同的意義。執筆之時,政府已公佈由4月21日起分階段,解除大部分自今年初開始的社交距離措施;在4月1日開始逐步恢復公共服務,也解封對九個國家的禁飛令。換言之種種措施和安排都在倒數中,無論是市民或機構都為出門和復業部署,讓生活早日重回常態。
每年的除夕,縱然你沒有任何準備,只是即興都可以參與倒數湊熱鬧,但如果想留下難忘的回憶,就要花點心思做準備。人的一生中總有機會遇上倒數,例如轉職、退休、婚嫁、待産或搬遷等,如果沒有做足預備工夫,事情就弄得一團糟。那麼當知道自己的生命正在倒數時,又可以怎樣做呢?
今主日是棕樹主日,選讀路加福音19:28-40描述的是耶穌人生舞台的最後一幕。由這天之後的七天,耶穌為了承擔世人的罪,將會被出賣、受審、並釘死十字架後復活。耶穌騎驢入耶路撒冷時正值猶太人的逾越節,城內擠滿前來守節的人。當耶穌入城,群眾揮動棕枝沿途夾道歡呼,恍如接待君王般的禮遇。群眾的高聲喊叫,令人不易聽清楚其他人的說話。此刻的情景,讓人想起先知習慣使用的手法,就是當所說的話不再生效,或者聽者拒絶接受時,就運用戲劇性的行動,務求所傳達的信息,好像圖畫一般展現出來,叫人清楚看見。
從耶穌開始傳道以來,他的宣講和教導觸怒了當時的宗教領袖;他們視耶穌為眼中釘,早已設下網羅伺機捉拿他,這個時候的耶穌已是人頭有價(參約11:57)。明知敵對者虎視眈眈,為何還要向虎山行?因為這是耶穌的召命:「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10:11)
倘若耶穌是垂死的人,面對生命倒數時,縱然甚麼都不做,別人亦體諒和包容。不過耶穌曾表示「趁着白日,我們必須做差我來的那位的工;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9:4)十字架的黑夜快要來臨,耶穌趕緊在白日有機會時多做上帝的工作,因為這就是他降世的任務。雖然不久之後就踏上苦路,仍以無比的勇氣對抗罪惡權勢,要辦的事不會擱置到最後一刻,而是細心計劃,正如這次進城,並非衝動的行為,卻是早已聯絡驢駒主人預備,「主要用牠」便是之前約定的口頭暗號。
經過40天的懺悔齋期,大家有沒有藉着反省檢視生命中的限制,並察覺做任何事情都有倒數期限而早作準備。求主憐憫、幫助我們,阿們。
「宣講見證榮耀主」是教會第二季的主題。四月份主題經文:「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太28:19-20)
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是耶穌要求跟隨他的人要履行大使命。一般來說就是要去「傳福音」,但本會多使用「信仰分享」。因為對我們而言,「傳福音」不是單單說話來傳講一套理論,重要的是用我們的生命影響生命。如果大家有參加過總議會舉辦的信仰分享大使訓練班,最核心的功課就是要參加者寫自己的信仰故事,然後與人分享,別人從你的生命就能體會到真正的信仰。今天,當我們面對香港艱難的境況,或許我們可能是確診者或是緊密接觸者,需要被隔離、被禁足、曾感到孤單、無助、無力和無奈……此刻信仰帶給我們甚麼體會?我們如何靠主面對?相信這些經歷、體會就會變成我們的見證,透過我們的關懷行動,與身邊的人分享分擔,別人就能從我們身上體會耶穌基督的愛,這樣,對他而言就是「福音」。
此外,要成為主的門徒,其中一個重要的行動就是要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洗禮」是主給我們的吩咐,亦是教會的一個聖禮。「洗禮」對受洗者而言,除了有着潔淨的象徵,是接受聖靈,是新生命的開始,亦是讓受洗者公開見證,表示跟隨耶穌作主門徒,同時是加入教會的禮儀,正式成為地上教會的成員。所以,教會傳統都非常隆重其事,我們一般在每年復活節和聖誕節的崇拜舉行,意味着這個大家庭一同見證這位新會友成為主的門徒,在屬靈的恩賜上,彼此與耶穌基督的生命聯合,成為基督的肢體。所以洗禮在崇拜中舉行,目的是在弟兄姊妹的見證下,加入基督身體,而非個別私下作此事。但面對疫情、政府的限聚,甚至教會要被迫停止開放,會友未能返教會,又不可以參與實體崇拜。所以過去這兩年我們寧願將洗禮改在其他主日舉行,希望等待有實體崇拜,在弟兄姊妹一同見證下才舉行洗禮的原因。
最後,凡主所吩咐我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換言之,我們有責任將主所吩咐我們的教導新受洗者遵守,彼此一同成長,一同承擔使命。面對現時環境,人人被困在家,應好好把握機會,一同在網上學習主道,彼此在真道上成長,作主真正的門徒。這樣,主應許天天與我們同在,我們就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直到世代的終結。
十三世紀在意大利有一位富有的少年官,他原本天真浪漫,是一個唱遊詩人,遊戲人間,但是在國家戰爭失敗後,被捉入監牢成為犯人,身體與心靈均受到打擊,在生病的過程中,他再次抓住耶穌,更因着耶穌為了我們,讓原本的富足變成貧窮而深深感動。他也曾經為一間荒廢的小教堂,賣掉自己的衣物及自己所騎的馬,在沿路向人募款與建設教會的石塊,自己親手建設這間教堂,將所有的募款捐給教會。這個舉動,使他的爸爸非常不滿,當他回到故鄉時,在眾人取笑戲弄之下,被他的父親捉了回去,捆鎖在地牢中。他與爸爸彼此間的觀念與關係越來越遠,爸爸限制他的金錢與行動,但卻限制不住他狂熱想要為耶穌付出的心。最後父子二人對質於亞西希城主教及公眾面前,要做一個判斷。這個少年官將所有財物及身上穿的衣服,全歸還給他肉身之父,並且宣佈說:「從此時起,我只有一位父親,就是創造、供養及關愛萬物的天父。」這個舉動以及他在世上所造成的影響力,衝擊當時的西歐封建制度,為着上帝狂熱的精神也流傳到現在。這個人就是聖法蘭西斯,一位熱愛上帝的創造,學習耶穌之愛的人,從他的祈禱文裏面,我們可以看見他在基督裏面活出新生命的精神。
林後5:17信徒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而18節提到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上帝藉着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使命賜給我們。19節提到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裏使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信息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必須先跟上帝和好才能成為新造的人,為主而活,邀請你把主權交託給耶穌,讓上帝掌管我們,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因上帝已使人藉着基督與他和好,並將傳和好道理的職事託付我們,保羅傳福音是代表基督去邀請人接受救恩,與上帝和好,叫信他的人得稱為義。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寶貴的應許,感謝你賜給我們永恆盼望,你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讓我們可以重新與天父和好,感謝你愛我們,你的愛時常激勵我們,讓我們在你面前立志行事為你而活,討你的喜悅,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今天的世界雖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各方面都較兩千年前有更進步的發展,智能手機是其一,但智能手機仍常常因電量不足令人不便,困擾和不快樂。有最新的消息顯示,60%的人經歷過因手機沒電而無法與家人、朋友、同事等重要的人士取得聯絡,有40%的使用者因為手機沒電而極度恐慌憂慮。手機的使用似乎已填滿我們心靈的空間,我們會十分擔心手機有沒有電而焦慮,但反而會完全忽略生命中有沒有被創造我們的上帝生命的主充電!
資訊急速的時代人都不願慢下來停下來,往往全力追求手機的多變快速結連充電功能,但可惜卻沒有給人帶來真正的喜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與疏離。疫情下限聚令使很多事情慢下來停下來,其實這亦是好時機給我們放下手機讓生命有更多時間空間回歸主愛叫生命充電加油!現在就讓我們細看本週的經課中以賽亞書55章讓上帝話語為我們生命充電加油!
「來!你們所有乾渴的,都當來到水邊;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付代價,就可買酒和奶。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是食物的東西,用勞碌得來的買那無法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從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當側耳而聽,來到我這裏;要聽,就必存活。我要與你們立永約,」(賽55:1-3)
這裏用水、酒、奶,來形容人靈魂的糧食,也就是上帝自己,而且一切都是「免費的」。上帝呼喚人,人竟自不肯,卻甘願靠自己的努力「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是食物的東西,用勞碌得來的買那無法使人飽足的呢?」那麼誰才能得到呢?秘訣就是「留心聽」:「要留意聽從我的話」留心聽上帝的話,不要聽肉體、世界或是魔鬼的謊言,單單聽上帝的聲音,就是「水、酒、奶」,上帝的話就是我們靈魂的糧食,上帝的話,就是上帝自己。
1) 他要滿足我們的心靈。
2) 他尊重我們的選擇,我們要把握時機。
3) 所有好處,不缺一項
耶穌說:「耶穌對他們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絕不飢餓;信我的,永不乾渴。。」(約6:35)。他在撒瑪利亞城的水井旁向那位因生命乾渴而有五個丈夫的婦人宣告:「誰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Living water)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4:14)我要賜福使糧食豐足,使其中的貧窮人飽享食物。(詩132:15)
你今日充了電未?若果手機需要固定更新充電才可恢復能量動力,同樣道理我們的生命又怎能不停地衝而不結連於生命的主充電恢復生命能力呢?所以在疫情下面對各種困難,我們更要立定決心靠主得力,從祈禱、聖經中加油充電,安靜心靈更多渴求與主同在就得飽足來就近水來,生命活泉(Living water)得享肥甘,心中喜樂!今天快警醒悔改,求主憐憫,回歸主愛,靠主得力叫生命充電加油!
最近看了一部劇集,主角本是在銀行當電腦部的主管,及後面對雙失,別人不斷的否定,在自我懷疑當中,仍堅守自己的創業夢。劇情環繞他所受到的衝擊和考驗,背後更有不甘向現實低頭的情意結。在大結局中,擁有權力的創投公司老闆對主角說﹕「這個世界,不是說你有夢想,機會就要給你的。」主角回答﹕「機會從來不是等待他人給予,機會是留給有信念的人。只有每一個人堅守自己的信念……才能找到真正屬於我們的未來。」
從今天的經課創世記15章的描述,上帝的話在異像中臨到亞伯蘭,向他應許會賜他一個兒子,應許將迦南全地賜給他與他的後裔永遠為業。而這並非上帝首次向亞伯蘭發出應許,然而,經過多年等待的亞伯蘭,已經年紀老邁,上帝應許賜給他兒子和土地,實現的機會愈來愈渺茫,難免令亞伯蘭懷疑這個機會是否仍然屬於他的?這時,他期待上帝給他憑證……
經文描述亞伯蘭要求憑證,祭牲的處理未能盡善,更在等候的時候沉睡,似乎與「信心之父」的稱號並不相配。或許我們會認為毫無懷疑,不問情由地相信才算得上是信心,然而,經文沒有以此為亞伯蘭的不信,反而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他為義。」亞伯蘭就是在未見到應許實現的可能之時,仍然不斷向上帝尋問、求證,仍然向上帝表達自己的想法,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若非有信,相信亞伯蘭並不會抓緊給他應許的上帝,不會在希望渺茫之下,竭力地尋求憑證……縱然亞伯蘭會有懷疑,會有動搖……
面對今天的環境,亞伯蘭似乎是我們的激勵,當罪惡在不同的國家、群體和組織當中橫行,上帝的應許彷彿一次又一次沒有應驗,一次又一次失落,看不見屬於我們的機會之時,我們是否仍然抓緊上帝?我們是否已經無力去尋問上帝?經文一再提醒我們,亞伯蘭堅持要得到上帝的憑證,上帝就以此為他的信……
今天,我們有否被環境動搖?在不同的衝擊之下仍能堅守對上帝的信靠嗎?信心的功課是必然經過不斷懷疑和掙扎的,盼望這信,引領我們仰望那創始成終的上帝,讓我們在信靠中,找到真正屬於我們的機會和未來。
執筆時,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確診數字高企不下,單日屢屢超過千宗,近幾天的確診個案更破數萬宗,有部分離世患者是兒童及長者。同時,相關專家指出疫情仍未達高峰!我們除了嚴守政府的抗疫規例,注意個人衞生、家居清潔外,還有甚麽必須做呢?
申命記廿六章1至11節記載以色列民在應許地第一次收割莊稼時,記念上帝帶領他們來到迦南地的恩典,獻上一部分初熟土產,這不僅是感恩的表示,更是記念到了時候,上帝會按應許賜下豐收!經文亦提到以色列民曾經歷困苦,勞役,迫害和欺壓,他們就哀求上帝,上帝聽見他們的聲音,看見他們所受的困苦,就拯救他們,帶領他們進入流奶與蜜應許之地。(申26:6-9)除了申命記廿六章提到以色列民面對困境,哀求上帝!聖經中有不少人物在嚴峻時刻都懇切禱告呢!哈拿常被對頭毗尼拿惹怒,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地禱告,就從上帝那裏求來了兒子撒母耳。(撒上1:1-20)以斯帖皇后在猶太民族面對滅族危機時,他要求末底改召集書珊城所有的猶太人,為他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他和他的宮女也這樣禁食(斯4:15-17)終於猶太人脱離仇敵的謀害得平安!亞瑪力人和以色列爭戰,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就得勝(出17:8-16)主耶穌被捕,被釘十架前,照常在橄欖山上禱告,禱告懇切,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39-46)
疫情肆虐下,我們必須要懇切禱告,可是,怎樣禱告?我們需要甚麼呢?在兩年多疫情的日子,常聽聞的感受或情緒,如抗疫疲勞,厭倦防疫,困獸鬥,擔憂自己或家人染疫,恐懼注射疫苗,不安抗疫等!這些令我想起箴言4章22至23節「因為找到它們的,就找到生命,得到全身的醫治。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亦曾閱讀一篇〈疫境思維〉的分享,部分內容如下:「不埋怨生命無常,只感恩聖靈在內,掌管我心;不埋怨孤單寂寞,只感恩獨處操練,耶穌基督就在身旁;不埋怨災禍降臨,只感恩雲上的天父,在嚴峻之日,天天以彩霞印記,祂在這裏。」
今主日是大齋節第一主日,深盼我們在大齋節期間,多作靜修禱告,特別為全球新冠疫情的止息,世人的平安懇切禱告!更願我們尋求活出上帝的心意,見證榮耀上帝!
少時父母教導我,推門進入商場時,不要快從門上放手,倒要先看後來者是否長者或有需要人士,讓他也進入後才可放手讓門關上。我一直實行至今,既是應有的禮貌,也是對人的關懷。長年踐行此道加上成長體會,教我明白,關懷「人」更會進化為關懷「社會」,包括人處身之地的社會制度和公義精神。
路加福音9章28-36節中記載了信徒熟悉的耶穌「登山顯榮」事蹟,聖經和合本譯作「登山變像」(The Transfiguration)。近代聖經學者提出「顯榮」的重要性,在於門徒從耶穌的變像中看到將來的自己。在29節中提及「……耶穌的面貌改變了,衣服潔白如光。」,此與馬太福音13章43節中提及耶穌再來時門徒呈現的面貌互相呼應:「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裏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意思是,門徒(我們)若跟隨、效法耶穌而過活的話,在耶穌再來之時,我們也會變得像耶穌一樣,像他一樣發出光芒,就好像耶穌登山顯榮時向門徒呈現的現象一樣。
甚麼是跟隨和效法耶穌而過活呢?耶穌對門徒顯榮後下山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最好的示範(路加福音9章37-43節)。他服侍身邊有需要的人,治好被靈附身的孩子。雖然我們沒有耶穌的大能大力為人醫治和趕鬼,但我們可在己力所及之處去關懷人、關懷社會,那就是跟隨和效法耶穌而過活了。
在高低起伏及未知何時了的疫症浪潮之中,社會有以下的情況:
很多在院舍生活的長者、殘疾人士沒人探訪;
長者中心或日間中心因有限度開放,有需要人士得到服務的機會減少;
獨居長者接受上門服務的情況受限制,例如家居清潔服務的次數減少;
就業者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裁,家庭經濟出現困難;
紅十字會的血庫存量已達底線臨界點;
不少醫療相關專業人員在持續不斷的工作下疲態畢露,情緒受困。
還有更多你和我不知道的社會境況。跟隨和效法耶穌而過活的我們,可以在那方面盡一分力呢?捐錢、捐血、送上支援物資及問候等等皆可。或者,籌組平台讓人發放求助或可助的資訊也能讓更多的愛和關懷推出去。作為信徒,持續不斷的禱告更是重中之重。
關懷「社會」從關懷「人」開始。我的故事是從「入門」開始,你的故事又從何處開始?在你這個「入門」之處進深一點,跟隨和效法耶穌吧。
說到「仇敵」,你內心聯想到甚麼?依納爵靈修,有一課題為「分別神(靈)類」(Discernment of spirits),稱「惡神(靈)」(bad spirits)為仇敵,任何在我們的際遇、處境、或自身限制中攪動我們內在動力、狀態遠離上帝,失去信望愛,稱那為仇敵作為。活在不完美的現世,遭遇艱難、逆境,可說是在人生中總會出現。只是逆境,甚至使我們受傷的人事物,都不是我們的仇敵;真正的仇敵是在這些處境攪動我們遠離上帝的勢力。正如分辨銀紙真假,最重要是好好認識真銀紙,即深愛着我們的上帝;而不要花時間留意假銀紙,即仇敵,讓自己跌入恐懼的陷阱。
正如本週舊約經文的主角約瑟,他接二連三遭遇背叛、出賣、為奴、陷在牢獄,可說逆境追着他。約瑟本可以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但他選擇留意上帝的作為,順着配合,以致經歷上帝為他預備的恩典。「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裏所辦的事都順利」(創卅九:2-3)。第二次遭害,約瑟同樣經歷「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創卅九:21)。可能你會說上帝厚待約瑟;只是撫心自問,那「以馬內利」的主怎會不與我們每一個同在,重要的是,我們給予空間,轉眼定睛於他,憑信等候他的安慰、滿有盼望的亮光。正如約瑟給次子起名時說:「上帝使我在受苦的地方興盛。」(創四十一:52)
逆境怎會沒有恩典!種子陷入黑暗泥土,卻慢慢孕育新生命;雲上總有太陽;烏煙瘴氣,總有星光;烏雲密佈,傾盆大雨,大地總被清洗、滋養。正如耶穌所說:「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現在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得飽足。現在哭泣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歡笑。」(路六:20-21)相信經歷貧窮、飢餓、哭泣,如:像馬利亞把不明白的存在心裏反覆思考,在上帝的時間,我們總會體會更深、更真實的上帝國、飽足和歡笑。另一個幫助我們定睛耶穌,在逆境中體會他的恩典,是與苦難情感有一些距離,帶着真誠、有距離面對這些情感;不是否定它們,而是容許暫時不明白,可以稍稍放下。正如約瑟給長子起名時說:「上帝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創四十一:51)約瑟與兄弟相認,那麼多眼淚,就知他一直沒有忘記,但他選擇適當地放下,讓上帝在他的時間讓他明白,更深的明白。
今主日福音書經課選自路加福音六章17-26節,被喻為「平原寶訓」(直至49節)。路加的「平原寶訓」可說是馬太「登山寶訓」(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濃縮版。相比馬太,路加沒有刻意將當時社會階級問題淡化,而是選擇將現世生活的實際苦難,以及社會階級中的高低、貧富、強弱、貴賤的實況呈現出來,目的是要提醒當時耶穌的跟隨者,在充滿「福與禍」張力的世界中,要持守和實踐上帝國的價值。
耶穌以「四福」(20-23節)向門徒解釋上帝國的價值究竟是甚麼一回事,當中他提及「貧窮」、「飢餓」、「哭泣」及「被恨惡」的重點,不是在於人肉體上的狀況,而是在於人靈性上的一種自覺與表現。因此,「貧窮」可以理解成承認自己靈性上貧乏;「飢餓」可以理解成對實踐上帝國價值的渴望;「哭泣」可以理解成為罪惡或不公義的事情而悲傷;「被恨惡」可以理解成實踐上帝國的價值時所受到的迫害。
「四福」之後,耶穌就以「四禍」(24-26節)向那些富裕及有權勢的人作出提醒。不過,耶穌這裏不是要否定所有富裕者或有權勢的人,而是要挑戰他們去認識信仰的真諦,以及其對應生活的責任。毫無疑問,「四福」與「四禍」凸顯了上帝國的價值與世俗的價值之間鮮明的對比和逆轉,顛覆了社會主流的想法,甚至向每位跟隨基督的人作出挑戰,就是當我們身處於「富足、飽足、歡笑、被讚美」這些世人看似是「有福」的境況時,我們是否只將注意力投放在物質世界和權力上,而忘記實踐上帝國的價值,即是走進世界,主動關懷弱勢及被壓迫的社群。相反,當我們身處於「貧窮、飢餓、哭泣、被恨惡」這些世人看似是「有禍」的境況時,我們又是否仍能堅持信念、謙卑順服,並相信上帝會繼續施恩賜福給我們。
然而,今主日路加福音的經課提醒我們,「福與禍」從來都不是由世俗的價值去定義,而是由那位滿有恩典和憐憫的上帝去決定,所以不論我們的身分和地位如何,只要我們願意信靠上帝,以積極的態度實踐上帝國的價值,就可以得着他的應許和福氣。
弟兄姊妹,今日你究竟又身處於那種境況當中?願聖靈幫助我們在這充滿「福與禍」張力的世界裏面,活出上帝國的價值,以至我們能真正經驗那份從主而來的福氣。
「禍哉!我滅亡了!」正是先知以賽亞看見上帝的榮耀,驚覺自己是不潔的罪人而高喊的。以賽亞認知自己是嘴唇不潔的人,現因親眼看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而感大禍臨頭,怎料「大禍」竟變成「大福」。
像撒拉弗般崇拜禱告事奉主:上帝坐在天地之間,衣裳垂滿了聖殿,撒拉弗這護衛天使比以賽亞還要靠近上帝。他們兩個翅膀遮臉,因深知自己是被造之物而敬畏上帝,隱藏自己;兩個翅膀遮腳,因腳乃羞恥而謙卑俯就;兩個翅膀飛翔代表行動服侍。他們的三重「聖哉」,歡呼稱頌至聖者的聖潔榮光充滿天地,上帝的榮耀與撒拉弗的聲音震懾全地,不單以賽亞感受到聖潔榮光的壓迫感,就連門檻的根基也震動,殿裏充滿了煙雲。
我們來崇拜事奉上帝,也當謙卑俯就,隱藏自己。容讓所有焦點歸到上帝身上,而非事奉者身上;容讓上帝得着最大榮耀,而非事奉者得榮耀。我們崇拜的歌聲又可有震懾人的效果?在網崇的日子,我們又如何唱着讚美詩?有否因主的聖潔榮光臨到你家,而使你高呼頌唱?
像以賽亞般崇拜禱告事奉主:當以賽亞看見上帝的聖潔榮光,驚覺自己的不潔而感到大禍臨頭之際,撒拉弗奉命從祭壇上取下燒着的紅炭,將炭沾在以賽亞的嘴唇,並宣告他罪孽被除掉得赦免。上帝向以賽亞顯現,不是因為他是聖潔無罪。相反,越是不潔,就越要親近上帝,因為聖潔不能自我產生,聖潔是上帝的屬性,只有親近上帝才能潔淨我們的不潔,靠他成為聖潔。因此當我們感到自己不行,就更要透過蒙恩途徑,透過崇拜禱告親近主,讓上帝的恩典降臨。當以賽亞被上帝從罪惡中分別出來,上帝就呼召差遣以賽亞事奉他。
隨着烏西雅王崩,這盛世王朝將要過去,以賽亞站在猶大歷史的轉捩點,卻蒙召事奉上帝,要在不潔之民中宣告「禍哉」的信息,他必然是困難重重,生命受威脅,但他卻清楚知道地上政權必定過去,唯有上帝的掌權卻是永恆,而不感怯懦。這是人類歷史在每個時代的真實情況,只有上帝才有永恆的掌控權。所以,我們看見以賽亞不畏懼,勇敢宣告上帝審判的信息。今日我們在自己被上帝呼召的崗位上也當勇敢地帶着信心事奉上帝,即使是困難重重,在疫境時代,我們可一起宣告:「福哉!我們得救了!」
人生之所以有溫度,是因為有生命力、有關係、有感受、有喜怒哀樂。
這些年,我們的日子過得很不容易。反反覆覆的疫情,我們都累了。身邊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我們都一同經歷很多的失去和分離。面對生命的無常,我們都難免感到乏力。
在這個傷痕纍纍的時代,眼看着這崩壞的世界充滿黑暗,未能改變的現實也許讓我們變得麻木。我們或許不願意如實面對生命中的脆弱、悲傷、無力,更不容許自己有哀慟的空間,還以為這樣可以減輕內心的苦痛。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見耶利米先知的處境,他生活在一個憂患時代,他與其他先知一樣,預言上帝的審判即將來臨。但在他的服事中,他被逼迫、被誤會,最讓他痛心難過的,是他看到百姓總不悔改。耶利米親眼看見國家的覆亡,他的內心極其難過,他常為他的百姓哭泣,所以他又被稱為「哭泣的先知」。
耶利米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雖然哭泣難過,但他選擇如實面對自己的感受。他的淚水中充滿無盡的愛,他以有溫度的愛來承載生命,來呼應這個世界。耶利米蒙召傳講上帝的話,警告百姓悔改。縱然在憂傷絕望當中,似乎黑暗在掌權,服事沒有果效,在全然黑暗絕望當中,耶利米仍然堅定地傳講上帝不變的愛。是因他深信上帝的應許,「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1:8)
在此,讓我們以今年教會的主題:「轉變的世界.上帝的同在」作結,彼此提醒。或許我們真的不能倒轉地球,改變世界。但黑暗在,上主也在。光照在黑暗中,黑暗卻沒有勝過光。不要習慣黑暗,不要麻木,不畏艱難,以愛服事,如實面對生命。當我們願意面對世界的黑暗,願意接觸自己生命的黑暗,光才能透進來,我們才能有溫度。在我們今天身處的處境,或許也是在黑暗絕望中,或許經歷動蕩當中,上帝揀選我們在這時代作他的門徒,說恩言,傳講上帝不變的愛。他確實是與我們同在,必要拯救我們。
近月香港樂壇迎來一個小陽春,每日的社交媒體,總會離不開男團Mirror和女團Collar;更特別的現象是,粉絲們會因着他們喜愛的歌星而為自己命名,創作他們獨有的名稱,例如Mirror與鏡粉、Marf與Muffin、Day與Night。歌星與粉絲們,如同一人。
今日舊約的經課,經文一起首就提到一個很特別的景象:「眾百姓如同一人」(尼8:1)。而每次當舊約聖經提到「如同一人」的時候,都是激盪人心、奮發振作,以色列民復興的開始更加如是。經文連續強調這次以色列民的聚集,不只是男性的參與,而是男女會眾一同參加(尼8:2-3),超越了昔日律法書的規定,不再限定男性在重要猶太節期的特權(申16:16-17)。
眾百姓如同一人,男女會眾破天荒一同聚集,從清早到中午細心聆聽,直到他們明白上主的話語。因着上主的話語,眾百姓流淚悔改,低頭俯伏在地敬拜上主。
今日的經文提醒我們,若要復興教會,合一是必須的,悔改是必然的。合一的中心,是主耶穌基督,是他的十字架,是他的話語。當弟兄姐妹如同一人,舉心向上仰望主耶穌基督,渴望明白上主的話語和教訓,這份愛中的相連、彼此的合一,就會帶來重大的更新轉化,帶來群體的復興。
我們的會祖衞斯理約翰曾在他的講道〈On Schism〉中直言不諱,若然我們不合一,導致弟兄姐妹離開了基督的身體,這就違反了愛的律例,這是一種惡。但當我們如同一人,這份合一,就不再是形式上的,不再是妥協忍讓,不再是墨守成規,而是活力動態的,是恩賜互相配搭的,是激發人心回應信仰的。
讓我們今日都重新審視自己,有否見證和推動弟兄姐妹與教會的合一?在此分享一首詩歌的歌詞,作為我們省察己心的禱告:「求主賜我一顆憐憫的心,好叫我為失喪人哭泣,求主融化我這顆剛硬的心,讓我所有眼淚都為你而流。」甚願我們眾弟兄姐妹,如同一人,舉心向上,聚焦主耶穌基督,用信仰說話,活出基督的樣式。
籌備一場婚宴並不簡單。主人家除了悉心安排婚宴場地、座位、食品及酒水等細節,更重要讓整個婚宴充滿歡樂,喜氣洋洋地順利完成,相信這是每對新人的願望,特別在猶太人的婚禮習慣中,婚筵是重要的慶典,不只是重要的家事,也是村鎮裏的大事。故此,筵席主人勢必充充足足的預備,好讓親友開懷暢飲。一場婚宴上若發生「酒用盡了」的意外,對主人家來說是十分嚴重難以接受的失誤。有時人生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追求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是一條沒法走下去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這時我們會怎樣面對呢?
唐朝詩人王維在《終南別業》一詩中提及「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詩字面的意思是當我們逆流而上,走到澗水乾枯的時候,何不乾脆席地而坐,抬頭看看天上湧起的白雲。當水成了雲,雲又落下雨來,到時山澗又有水了。雖然身處絕境,仍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自怨自艾。詩人抬頭望天頓然覺悟人生真理,但是對我們有信仰的人來說,不致絕望的秘訣必然是來自於耶穌在場。若果我們的生命像是站在水窮處,又似是一場「酒用盡了」的筵席,我們有發現耶穌在場嗎?人總是靠着自己的才能、自己的預備建立穩妥,可是整個生命卻沒有耶穌在其中。當站到水窮處便容易失望。但是有耶穌在場的生命,必不致停在「酒用盡了」這掃興的結局,而是像迦拿婚宴成為發生神蹟的地方。原本無色無味的水,舀出來卻能成為一杯甘醇的美酒。「使水變酒」是耶穌進入生命後發生的神蹟,事實上我們不必等到絕路才尋找耶穌,當今天我們讓耶穌參與在生命中,我們都可以經歷水變酒的時候。
或許,我們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基督徒,沒有甚麼神蹟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事實我們都曾經歷神蹟。「神蹟」一詞,約翰不同於共觀福音採用原文直譯「神蹟/奇蹟」(Miracle;希臘文:dynamis),而以「記號/標記」(Sign;希臘文:semeion)記述耶穌的能力。「神蹟」強調的是能力,而「記號/標記」一詞,卻是有啟示的意思,就把一些隱藏的事顯露出來。因着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這些生活日常都成為上帝留下給我們的神蹟/記號。他使我們乾枯平淡的生命變成為美酒,而我們有時時預備好自己的感恩見證,與人述說上帝在你和我身上的神蹟嗎?
你可曾受人委託去辦理一樁事的經驗?你既然受人委託,即是你被重視,所謂「受寵若驚」,那麼委託你的應當是值得敬重的人物。
「受託主日」就要在這樣宏觀的框架中去了解。委任者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他委託信徒去辦理的是推動耶穌基督拯救世人的事業,包括建設教會以及教會運作的各種事務,支持其中事奉人士所需要的經費、人才及物力的舟車費用、燈火油蠟的燃料費等等。
彼得前書4:10-11:「人人要照自己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各種恩賜的好管家。若有人講道,他要按着上帝的聖言講;若有人服事,他要按着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好讓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
是的,各種恩賜的信徒——講道的(在職或義務)、教導的(受薪或義務)、服事的(同樣,是職業或義務)等等,他們有甚麼需要就應當得以支持。如此一來,受託的內容,既是屬世的,又是屬天的,不必有俗、聖之分,在地上如在天上,都是值得支持。
教會有「十一奉獻」(十分之一)的傳統(始自舊約時代,支付聖殿的規例)。
新約聖經有「窮寡婦捐出她袋中僅有的銅錢」的典故;「主人獎賞忠心的僕人,各將五千及二千銀兩的忠心僕人倍增原本數目」的比喻;「多給誰,就向誰多取」的教導。
總結一句話:受上帝委託,成為他聖業中的好管家(steward),感恩而樂於事奉,使人得益,榮耀主名。這是「受託主日」的美好信息!
每年的第一個主日,本會都將其定為立約主日,強調我們在新一年必須重新與上帝立約,確定他是我們眾人的主宰,必會繼續引領我們,同時亦確定我們是他的子民,要繼續努力實踐他所託付我們的使命。雖然說是與上帝重新立約,但我們必須清楚一件事,就是上帝一直都是守約的,他對我們的愛和恩典也是從不改變的,改變的、甚至失信的都只是我們,但我們若願意回轉,再次重新與上帝立約,我們就會得着從上帝而來的平安、滿足和喜樂。
然而,是甚麼使我們遠離上帝的呢?即使我們與上帝同行,身邊的人和事卻在迅速轉變,很容易引誘我們將心思意念轉向這些轉變,漸漸忘記了上帝的同在,就好像馬太福音十四章的記載,當彼得從船上知道在海面上行走的是主耶穌,就請求主耶穌也讓他能夠在水面上行走,主耶穌欣然答應,可是當彼得在水面上,要走往主耶穌那裏時,卻因見風浪甚大而害怕,並要沉下去,幸好主耶穌及時拯救,最後才安然渡過。
本會2022年的主題是「轉變的世界.上帝的同在」,就是要提醒我們不論世界如何轉變,上帝始終與我們同在,只要我們尋找、便會發現。最後,我想用陀螺作一個具體的比喻,當陀螺在迅速轉動的時候,越遠離中心便會越波動和不安,相反當走向中心時就會變得平安穩妥。今天我們是否仍以上帝為生命的中心呢?我們是否正因為遠離上帝而在轉變中感到徬徨、還是願意在轉變中因抓緊上帝而堅定不移呢?